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pdfVIP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药物外渗的预防

1.1静脉的评估及选择:应有计划的合理使用静脉,对于长期输液者,一般由远端小

静脉开始,常选择四肢末梢充盈,弹性好回流通畅,管腔较大,便于穿刺和观察的血管,

当输注高浓度的药物或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粗而直的血管穿刺,并交替使用静

脉,切忌连续多次使用同一条血管,以保证其得以修复。

1.2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对于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患者可选用头

皮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用夹板固定,加以观察。

1.3注意药物浓度:对于浓度高和刺激性强的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输注前应先以

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观察5-10min,确定静脉滴注通畅,无外渗后方可输注药物。

1.4加强责任心,多巡视: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巡视病房,特别是危重患者,

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应及时处理,尽量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伤。

1.5做好患者的宣教:输液前及时告知患者药物外渗后导致的后果,嘱咐患者输液侧

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1.6正确拔针和按压:输液完毕,关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头拔出血

管壁后再按压,用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针眼,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时间为3-5min,有

凝血机制障碍者要延长按压时间,切忌揉搓按压部位,减少局部淤血。正确拔针和按压可

避免损伤血管,防止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2药物外渗的处理

2.1冷敷和热敷: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冷敷和热敷,冷敷可以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

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疼痛,须在24小时内进行。热敷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运,

减轻水肿,有利于组织的恢复,一般于24小时后采取热敷。

2.2局部封闭:使用利多卡因100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4ml沿外渗部边缘

做局部封闭。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

2.3局部理疗用药:对输液性渗漏引起的组织坏死者,采取局部用药,按外科换药法

换药,局部联合辅助红外线灯照射,超短波治疗,以促进组织修复。必要时,请外科医生

会诊进行清创处理。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篇2]

一、常用引起外渗的药物

1、血管收缩药:多巴胺、间羟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

腺素。

2、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浓氯化钠。

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10%ns、50%葡萄糖、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碳酸

氢钠、3l营养液。

4、化疗药物:阿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长春碱类、氮芥、

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二、静脉炎的定义及分级评估标准

定义: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脉感染,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

静脉炎评估标准: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建议使用以下标准:

0级——无临床症状

1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水肿可以有可无,皮肤上未形成红线;皮肤下未能触

及条索状物。

2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肤下未能触及条

索状物。

3级——红斑伴有或不伴疼痛;水肿可有可无,皮肤上形成红线,皮肤下能触及条索

状物。

三、药物外渗分期及临床表现

药物外渗:是指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导致引起渗漏性损伤的药物

包括一些直接或间接地损伤静脉和周围组织,导致静脉炎或软组织损伤发生的药物,如细

胞毒性药物、特殊抗生素、心血管活性药物等。

临床分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其表现为: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

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药物外渗分级评估标准:

0度:无任何临床症状

Ⅰ度:皮肤苍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小于2.5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

有疼痛。

Ⅱ度:皮肤苍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

疼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