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词“姑、舅”语义的历史演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称谓词“姑、舅”语义的历史演变

摘要:本文从现代汉语词汇的演变规律出发,着重探究“姑舅”这个词的语义变化。通过比较“姑舅”这个词古今词义的异同点,集中探究“姑舅”表示“公婆”这一义项的发展变化,并深入探究导致这种变化背后的历史、社会动因。最后得出结论,是“姑舅表婚制”这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促使“公婆”这一义项的发展变化,到最终的消失。

关键词:姑;舅;公婆;姑舅表婚制

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词汇在不断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称谓词“姑舅”随着社会的变迁,其词汇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一、称谓词“姑”、“舅”的古代之“姑母”、“丈夫的母亲”,“姑父”、“丈夫的父亲”之意

(一)“姑”古之含义

《说文》:“姑,夫母也。从女,古声。”;《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卷耳》曰:“姑:姑且”。“姑”的其它义项:“姑”指父亲的姊妹;“姑”指丈夫的姊妹(小姑,姑嫂);“姑”指妻子的母亲(外姑);“姑”指妇女之统称;“姑”指出家的女子等,这里做简单罗列。

1.“姑”——“姑母”

《礼记》:“士之丧,主人父兄子姓皆坐于东方,主妇姑姊妹子姓皆坐于西方。”;《汉书》:“孝元皇后,王莽姑也。”;《左传》:“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谒诸姑,曰:‘长叔姒生男。”;《仪礼》:“入见姑、姊,如见母。”;《公羊传》:“鲁子曰;‘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等。在这些例子中,“姑”都是“姑母”之意。

2.“姑”——“丈夫的母亲”

《国语》:“吾闻之先姑曰:‘君子能劳,后世有继。”;《礼记》:“妇人不为主而杖者,姑在为夫杖,母为长子削杖。”;《榖梁传》:母戒之曰:“谨慎从尔姑之言!”;《礼记》:“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妇请于冢妇。”;《汉书》:“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等。在这些句子中,“姑”都是“丈夫的母亲”,即“婆婆”之意。

(二)“舅”古之含义

《说文》:“舅,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其久切。”;《尔雅·释亲》曰:“母之晜弟爲舅。”;《毛传》同;《后汉》書:“大者,今太字。妻之父爲外舅。男子於妻父亦言舅。對妻之舅吾父爲偁也。母之昆弟不曰外舅者,妻黨之別於母黨也。从男。臼聲。其九切。三部。”等。

1.“舅”——“舅父”

《说文》:“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从男,声臼。”;《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归至渭阳。”;《昭明文选》:“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晋书》:“乃者桓文之勋,伯舅是凭。”;《旧唐书》:“今汝舅欲夺吾志,将加逼迫,于汝何如!”等。在这些句子中,“舅”都是“舅父”之意,即母之兄弟之意。

2.“舅”——“丈夫的父亲”

《大唐传载》:“女拜而归室,告其夫曰:‘舅得詹事矣。”;《苛政猛于虎》:“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榖梁传》:“父戒之曰:‘谨慎从尔舅之言!”;《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礼记》:“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等。在这些句子中,“舅”皆为丈夫的父亲之意。

二、称谓词“姑”、“舅”的现代意义

(一)“姑”

现代汉语词典中,“姑”有以下义项:(1)姑母(名词);(2)丈夫的姐妹;(3)丈夫的母亲(书);(4)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5)姓(名);(6)姑且;暂且(副)。

(二)“舅”

现代汉语词典中,“舅”有以下义项:(1)舅父(名);(2)妻的弟兄;(3)丈夫的父亲(书)。

三、“姑”、“舅”古今词义对比

本文主要探究“姑舅”表示“姑婆”这一义项。

(一)相同点

“姑”、“舅”不管是在古代汉语里,还是现代汉语里,都有“姑,丈夫的母亲”、“舅,丈夫的父亲”之义,即都有“公公”、“婆婆”之义。

(二)不同点

“姑舅”的“公婆”之义,古今语体色彩有所变化,且在现代汉语中,“姑舅”表示“公婆”这一义项基本不用了。

在古代汉语中,“姑”、“舅”广泛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由此可见,“姑”、“舅”在古代是作为称谓词而存在的,所以,“姑”、“舅”大量运用于口语中。

在现代汉语中,从“姑”、“舅”的义项来看,“姑,丈夫的母亲”、“舅,丈夫的父亲”这两个义项只存在于书面语中。口语中基本消失了。

四、称谓词“姑”、“舅”语体色彩的古今差异背后的动因

亲属称谓词义的发展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婚姻制度的变化;换言之,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亲属称谓词义的变化。

(一)“姑舅”表示“公婆”之义的来源

“姑,丈夫的母亲”、“舅,丈夫的父亲”词义的来源。这源于古代常见的一种婚姻制度,即“姑舅表婚制”。所谓姑舅表婚制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