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文言文阅读专题
(一)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1.词义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中。)如:
(1)“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江水;“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2)“雏”古意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者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形式、形状。
(3)“甘”古义是味道甜美的意思。“物之甘美者,甜也。”今义除了味道甜美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含义:
色(古:脸色;今:颜色);病(古:重病;今:病);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2.词义缩小。
(1)“禽”古意是飞禽走兽的总称,如“五禽之戏”,今指鸟类,范围缩小。
(2)“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或铂金等。
(3)“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①范围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②义项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3.词义转移。
(1)“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2)“币”古义指礼物,今义转移为“钱”的意思。
(3)“去“古义指离开某地,今义为到某地去。
(4)“勤”古义为辛苦,与“逸”相对。
(5)“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是名词。现在转移为动词,是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的意思。
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偷(古:苟且;今:偷窃);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
4.词义弱化。
(1)“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2)“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经达到收到死亡威胁的地步。今义仅是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如“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吾羞,不忍为之下
5.词义强化
(1)“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2)“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如:人来此绝境
6.感情色彩的变化。
(1)“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2)“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如:“能谤讥于市朝。今义指“恶意中伤”。
(3)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如:“天下云集响应”。
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二)实词其他特点
1.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考查的是最多的,四个实词解释之中,至少有两个考查是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为我们读懂一篇文言文打好夯实的基础。
如:“畔”本义是田界,引申义为旁边,如“河畔”“桥畔”,“畔”与“叛”同音,又可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
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来确定。
从语言环境推断词义,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顾野有麦场(回头看,看,看见(环顾,四顾)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还,反而)
2.通假字
所谓“通假”,就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或音近的字通用和假借的现象。通假字有两个特点:
(1)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看不出相通了,有些声母相同,有些韵母相同);
(2)字形相似。因此,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根据通假特点考虑它是否通假。
例词
本字及词义
例句
出处
有
同“又”,又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反
同“返”,返回
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亡
同“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说
同“悦”,高兴,愉快
公输盘不说
公输
3.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一狼洞其中(打洞)
2.名词作状语,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3.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部队,伏兵)《曹刿论战》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5.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饥饿。使……穷困)
6.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对……感到诧异)(2)不耻下问(以……为耻)
(三)实词推测
1.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