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演示课件
汇报人:AA
2024-01-14
contents
目录
铁路路基沉降概述
观测技术与方法
观测设备与系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工程实例分析
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铁路路基沉降概述
01
铁路路基在自重、列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垂直向下的变形。
沉降定义
影响铁路线路平顺性,危及行车安全,增加养护维修成本。
危害表现
及时发现并处理路基沉降,确保铁路线路稳定。
保障铁路运营安全
为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指导养护维修工作
促进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推动技术发展
观测技术与方法
02
水准测量法
01
利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的高差变化来推断路基的沉降情况。该方法精度较高,但受地形、天气等条件影响较大。
沉降板法
02
在路基上埋设沉降板,通过定期测量沉降板的高程变化来计算路基的沉降量。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相对较低。
分层沉降标法
03
在路基不同深度处埋设分层沉降标,通过测量各层沉降标的高程变化来了解路基内部不同深度的沉降情况。该方法可反映路基内部沉降分布,但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自动化监测技术
利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静力水准仪、位移传感器等对路基沉降进行实时监测。该技术可实现无人值守、连续观测,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取路基表面的高程信息,通过干涉处理提取沉降信息。该技术具有大范围、非接触、高精度等优点,但受地表植被、大气效应等因素影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路基表面进行高精度扫描,获取三维坐标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提取沉降信息。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但受扫描范围、数据处理等因素影响。
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缺点:精度相对较低,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处理。缺点:设备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受环境因素(如天气、地表条件等)影响较小。
现代观测技术优点
传统观测方法优点
观测设备与系统
03
沉降观测设备
用于监测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包括沉降板、水准仪等。
1
2
3
由沉降观测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组成,实现对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
接收来自观测系统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存储,生成沉降变形曲线和预测模型。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根据预设的阈值和报警规则,对超出范围的沉降变形进行报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报警系统
安装前准备
设备安装
系统调试
交付使用
确定观测点位置,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进行现场勘察和环境评估。
连接各设备,进行系统联合调试,确保数据传输畅通、设备工作正常。
按照安装图纸和规范要求,正确安装沉降观测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并进行初步调试。
完成调试后,进行系统试运行和验收,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
04
利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沉降观测,获取沉降点的高程变化数据。
精密水准测量
全站仪测量
自动化监测
通过全站仪对沉降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获取沉降点的空间位置变化数据。
采用自动化监测设备如静力水准仪、位移传感器等,实现实时、连续的沉降观测数据采集。
03
02
01
数据检查
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
数据可视化
01
02
03
04
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剔除异常值,保证数据质量。
将检查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标准的观测数据文件。
采用专业软件对观测数据文件进行分析,提取沉降变化信息。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直观了解沉降变化情况。
工程实例分析
05
某铁路工程是连接两个重要城市的主要交通干线,全长200公里。
工程背景
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包括软土、砂土、岩石等多种土层。
地质条件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均匀性,路基沉降问题成为该铁路工程的主要技术难题。
工程挑战
观测仪器选择
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点布置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设计要求,在关键路段和地质变化处设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周期与频率
设定合理的观测周期和频率,以捕捉路基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校核,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
通过数据分析,揭示路基沉降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沉降规律分析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和工程要求,对路基沉降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若沉降量超出允许范围,需及时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处治。
效果评价
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06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路基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观测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
观测精度提升
大量的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如何有效地提取有用信息、识别异常数据并做出及时预警是另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