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固定污染源废气硫化氢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警告:实验中所使用的硫化氢标准物质和试剂具有一定毒性,应在通风条件下使用,操作时应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或接触皮肤和衣物。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硫化氢的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硫化氢的测定。
采样体积为10L,吸收液体积为10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7mg/m3,测定下限为0.028mg/m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3方法原理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硫化氢被氢氧化镉-聚乙烯醇磷酸铵溶液吸收,生成硫化镉胶状沉淀。在硫酸溶液中,硫离子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作用生成亚甲基蓝,于665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硫化物(S2-)含量与吸光度成正比。
4干扰和消除
4.1一氧化碳对硫化氢测定无干扰。
4.2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在20mg/m3和50mg/m3以上时对硫化氢测定有负干扰,应采用其他方法。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5.1硫酸(H2SO4):ρ=1.84g/ml。
5.2硫酸镉(3CdSO4?8H2O)。
5.3氢氧化钠(NaOH)。
5.4聚乙烯醇磷酸铵[(C2H8O4NP)n]。
2
5.5三氯化铁(FeCl3?6H2O)。
5.6磷酸氢二铵[(NH4)2HPO4]。
5.7对氨基二甲基苯胺[NH2C6H4(CH3)2?2H2O]。
5.8硫酸溶液。
量取硫酸(5.1)50.0ml,边搅拌边倒入50.0ml水中,冷却后使用。
5.9硫酸镉溶液:ρ(CdSO4)=10.5g/L。
称取12.9g硫酸镉(5.2),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5.10氢氧化钠溶液:ρ(NaOH)=0.90g/L。
称取0.90g氢氧化钠(5.3),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5.11聚乙烯醇磷酸铵溶液:ρ[(C2H8O4NP)n]=30g/L。
称取30.0g聚乙烯醇磷酸铵(5.4),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5.12吸收液。
量取硫酸镉溶液(5.9)、氢氧化钠溶液(5.10)和聚乙烯醇磷酸铵溶液(5.11)各100ml,将三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强烈振摇,混匀。此溶液为乳白色悬浊液,置于4℃下冷藏,可保存7d。
5.13磷酸氢二铵溶液,ρ[(NH4)2HPO4]=0.4g/ml。
称取20g磷酸氢二铵(5.6),溶解于水中,稀释至50ml。
5.14三氯化铁溶液:ρ(FeCl3)=0.6g/ml。
称取50g三氯化铁(5.5),溶解于水中,稀释至50ml。
5.15对氨基二甲基苯胺贮备液。
量取硫酸(5.1)25.0ml,边搅拌边倒入15.0ml水中。称取6.0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5.7),溶解于已冷却的硫酸溶液中。置于4℃下冷藏,可长期保存。
5.16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使用液。
吸取2.5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贮备液(5.15),用硫酸溶液(5.8)稀释至100ml。
5.17混合显色剂。
按1.00ml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使用液(5.16)和1滴(约0.04ml)三氯化铁溶液(5.14)的比例相混合,临用现配。若溶液呈现混浊,应弃之,重新配制。
5.18硫化物标准溶液,ρ(S2-)=100mg/L。
直接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也可自行配制,配制和标定方法见附录A。
5.19硫化物标准使用液,ρ(S2-)=2.00mg/L。
吸取硫化物标准溶液(5.18)10.0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临用现配。
6仪器和设备
6.1烟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6.2采样管:可用不锈钢、硬质玻璃或内衬聚四氟乙烯等材质,应具备加热和保温功能,加热温度>120℃。
3
6.3连接管:聚四氟乙烯软管或硅橡胶管。
6.4大型气泡吸收管:棕色玻璃,10ml。
6.5具塞比色管:1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及减排措施技术指南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及减排措施技术指南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工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跌落试验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跌落试验指南(征求意见稿).pdf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耐热试验指南(征求意见稿).docx
- 钢铁工业烧结废气超低排放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征求意见稿).docx
-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工业企业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docx
-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甲基甲醚和二氯甲基醚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docx
- 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氯乙酸等9种卤代乙酸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docx
- 海洋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标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docx
- 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PM2.5和PM10)稀释通道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 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扬尘颗粒物(PM2.5和PM10)再悬浮采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docx
- 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动态稀释嗅辨法(征求意见稿).docx
- 环境空气和废气 三氟甲烷、四氟甲烷、六氟乙烷和六氟化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征求意见稿).docx
-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 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二次征求意见稿).docx
- 抗虫转基因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