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育技术批判的价值与遵循
——TheValueandPrinciplesofEducationalTechnologyCriticism
作者:
李芒/张晓庆/余露瑶
作者简介:
李芒(1961-),男,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E-mail:leemang@bnu.edu.cn;张晓庆、余露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原发信息:
《电化教育研究》(兰州)2023年第20232期第15-21,28页
内容提要:
当前,教育技术领域谎言和谬误迭生,浮躁与空想之风盛行,囿于虚假繁荣的原地鼓噪,而教育技术批判却处于低语甚至失语状态。在现今技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上,为了修正教育技术批判的缺位,以批判之力激浊扬清,匡正学风,改善教育技术的学术生态。文章从学理上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批判的内涵、对象、必要性和基本遵循。教育技术批判包括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其目的是在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构的相得益彰中找寻教育技术的进路。教育技术批判的对象包括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全面与传统割裂而反传统的思潮、“唯洋是举”的“全盘西化”倾向、对基本概念推敲不足以及教育商业化等。开展教育技术批判,需持守勇于质疑、秉承理性、自我批判等基本遵循,由此才能充分发挥批判揭露、谴责、鞭挞、纠偏的作用与价值,推动教育技术走向光明前程。
TheValueandPrinciplesofEducationalTechnologyCriticism
关键词:
教育技术批判/价值/内涵/基本遵循
期刊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年08期
一、引言
否定,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新事物的产生是对旧事物辩证否定的结果[1]。正反面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洞察现代技术的本质与形态,更有利于躲避工具对人的异化控制。批判,是学术发展求真、求深、求精、求新的必由之路,它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辩证否定。世上现存事物的发展史皆是一部批判史,因而在事物发展层面上,批判是实现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进步的重要途径。事物都至少具有明和暗两个方面,批判者的才智在于能够从暗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所采用的是一种使得思考边界无限开放的思维方式,能够捕捉到别人体会不到的对象,而对暗的体察比对明的体察更为精深与复杂。教育作为一个纷繁复杂的“巨系统”,其发展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而现代技术的加入,更使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教育技术批判的价值愈发突出。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2]。批判的价值在于对教育技术需要的满足,当代教育技术领域现存的一切,不管其合法性如何,都必须接受能够廓清教育乱象和获得教育真理的批判检验。以批判的态度审视教育技术,不仅能发现和解决当前教育技术问题,还能帮助受技术宰制的师生重获技术自由,对技术进步“大吃一惊”[3],从而举起批判的武器向错误开火[3],让真理显现本真,使教育技术循着“道术合一”之路前行。
二、何为教育技术批判
所谓“批判”,既指对所认为的错误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又指评论是非[4]。简言之,批判是明辨是非得失,是指出事物负面性质并力求改进的思维活动,也是敢于向一切权威发起质疑的勇气的体现。它能够表现出人类彻底的主动性——不愿被塑造,而希望自主地建构合理的内外世界。我们体会,批判定是从怀疑开始。笛卡尔曾创出一种怀疑法。凡是他不曾十分明白的事物,绝不相信是真的。任何事物,只要他认为可以怀疑,就怀疑,直到无可怀疑为止[5]。康德指出,我们的时代是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只有禁得起理性批判的事物,才值得我们尊重[6]。马克思则针对社会诸多病态和不合理现象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并进一步指出不仅要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霍克海默说,如果无条件地承认现实的合理性,在理论方面十分危险,会将不正当和不合理的现实予以“合理化”[8]。胡适也指出,“科学之最精神的处所,是抱怀疑态度;对于一切事物,都敢于怀疑,凡无真凭确据的,都不相信。因为这种态度可以使我们不沦为迷信与权威的奴隶。怀疑的态度是建设的,创造的,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9]。当然,批判不是单纯消极的否定和破坏,它同时包含着积极的建设和创造,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康德就认为,批判是否定中保留肯定,是辩证的。可见,应该真正理解和评价批判对象,使批判成为一种建设性的活动。
在学术中,批判是指对学术对象的事实、知识或理论是否成立和为何成立所进行的考察,主要是在经验意义、知识意义或理论意义上的批判。“只有在找不到摈斥它们的理由时,才把它们作为批判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哲学/历史]四山摩崖石刻.doc VIP
-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修改病句》专项练习(共63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 足球社团活动课教案(33页) .pdf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哈尔滨工程大学808工程热力学2021年考研真题.pdf VIP
- 医院装饰装修施工方案(中建,103页).docx VIP
- 中建钢结构施工工艺指导手册完整版489P.pdf VIP
- 国联民生证券-联合研究专题:AI产业链全景系列1,全球Top100公司有哪些?.pdf VIP
- 湖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装修和维修标准.doc VIP
- 中建大厦商务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