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09~2010学年度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手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发出声音,同
时橡皮筋也在振动。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敲鼓时发出的声音靠的是
鼓面的振动。
对声音的产生应注意两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
(注意这里讲的是“发声”停止,并不表明声音停止传播)。()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2
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声的传播需要物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
21
能传声,但因真空里没有何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在月球表面,由于没有空气,所
以月球上是非常寂静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在舱外时面对面也必须借助通信工具进行交
谈;()声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正如平静的水池中投入的石块会激起向四周
2
传播的水波一样,振动的音叉(或其它发声体)也会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
3、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对声速应注意三点:()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
1
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同时,固体传声性能比气体好。()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
2
有关。在5℃的空气中,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大约是340m,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
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增加约0.6m。(3)在温度基本不变的情况
下,声音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匀速传播的。
4、回声产生的原因、条及应用:(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人们
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2)人耳能分辨出回声的条也是人耳能区分
两次声音的条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
一起,使原声加强。这正是为什么人在室内说话比在旷野说话听起来要响亮的原因。修建
剧场、礼堂、音乐厅都要考虑到回声,以免影响音响效果。(3)声源发出的声波和反射回
来的声波在均匀介质中匀速直线传播,因此可利用小学学过的路程公式svt测量距离。
如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深度,测船与冰山的距离等。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人耳由耳廓、耳垂、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及听
觉神经组成。
2、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外界传来的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由此带动听小骨及其他组
织也跟着振动,这种振动又传给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便听到了声
音。其声音传入大脑的顺序是: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由以上
知识知道,人耳之所以能感知声音,是因为人耳内有一条专门把振动传给听觉神经的“路
线”,若能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把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照样可以“听”到声音。
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声方式叫骨传导。据说音
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后,就是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棒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让
声音通过木棒、牙齿和颅骨直接传到耳蜗中的听觉神经来感知声音,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加上人的头部对声音有掩蔽作用,就会
八年级物理最好的学习材料1
造成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从而能辨别声源位置的现象。若声
源在人耳的左边,则左耳距声源近先听到,右耳距声源远后听到,由于声音到达左、右耳
的时间不同便形成了方向感。另一方面,由于人头对声音的掩蔽作用,左耳听到的声音比
右耳强一些。总之,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都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
利用双耳效应不仅使人产生丰富的立体感,而且还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其实,不仅耳朵
是这样,双眼、双鼻孔都是为了准确地判别光、味源的位置,大自然就是这样按生理的需
要达到自然的和谐美。(但是,当声音从正前方或正后方传来时,由于两耳同时听到,并
且听到的强度一样,所以就很难分辨出声源的位置了。这时,我们想要听清楚这种声音或
想要判断声源的位置,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精神科提高住院病人精神障碍作业治疗参与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pptx
- 基于混频非结构化数据的中国碳价预测.pdf VIP
- 《德固赛树脂产品资料》.ppt
- 全球变化课件06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x VIP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一级笔译试卷.docx VIP
-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Section B(1a-2d)课件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 全球变化课件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ppt VIP
- 公安信访与警调对接课件.pptx VIP
- 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系)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食材配送时间安排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