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盛神法五龙”的“四养”.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盛神法五龙”的“四养”

鬼谷子不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大师,也是修真养生学大师,

而且是我国最早的有专著、有传人的修真养生学家。他开辟了先秦以

来修真养生学的新天地。

鬼谷子的专著《本经阴符七篇》里的“盛神法五龙”、“养志法

灵龟”、“实意法螣蛇”和“持枢”等文章,是他老先生修真养生学

的专著。笔者试通过此文谈谈学习认识与实践体会。

一个人要做好工作,实现理想,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充沛旺盛的

精神。2400多年前的鬼谷子就深明此理,在他著的《本经阴符七篇》

里开篇就明确指出:“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

之舍,德为之人,养神之所,归诸道。”把内外“五行”养气、养神、

养心、养德和道养的方法、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

白白。

要盛神就要效法“五龙”。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神兽,能

大能小、腾云驾雾、善于变化,是大智慧的象征。

“五龙”,古人指的是天地间循环流转、不断变化、生生不息的

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构成了世界上五颜六色、千奇百

怪、千变万化的事物,是事物发生、发展、壮大、衰弱、消亡的本源。

金、木、水、火、土不但在天地空间存在,而且在人体内部也存在。

人体的五脏称为“五行”:心为火,肝为木,脾为土,肺为金,肾为

水。外“五行”直接影响人体五脏的内“五行”。所以,鬼谷子先生

说的“盛神中有五气”,指的就是人体内“五脏”之气。五脏五气之

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五行”不但代表物质的元素,古人还用它代表空间方位:金代

表西方,木代表东方,火代表南方,,水代表北方,土代表中部。同时

“五行”还代表一年四季的节气:金代表秋,木代表春,水代表冬季,

火代表夏季,土代表长夏。从地域与疾病的关系,可以看到外“五行”

影响人体五脏的内“五行”。如在南方(长江以南)患心脏病的人,

冬季到了北方(黄河以北)往往发病率高。原因是南方属火,心脏也

属火,北方属水,火怕水,而冬季又属水。在北方身患心脏病的人,

到了冬季也要防寒保暖。在南方身患心脏病的人到了南方盛夏高温季

节,日子也不好过。因夏季属火,心脏也属火,“火上加火”,所以,

对病人不利,需要防暑降温。这说明外“五行”影响人体五脏五气。

从整个自然界来看,外“五行”对人体五脏的内“五行”也是有

影响的。如自然界中的“五音”、“五味”、“五色”、“五化”、

“五气”等“五行”,对人体五脏五气都有影响。仅举“五味”为例:

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咸性食物益于肾(水),

但过多伤于心(火);甘性食物益于脾(土),过多伤于肾(水);

苦性食物益于心(火),过多伤于肺(金);辛性食物益于肺(金),

过多伤于肝(木);酸性食物益于肝(木),过多则伤脾(土)。

内脏“五行”相互关系密切,既相生又相克。内“五行”、“五

气”又依赖于外“五行”的作用,十分重要。

2400多年前的鬼谷子“把握阴阳,提挈天地”,对自然界发生、

发展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命运的规律了如指掌,真不

愧是后人尊崇的“东方智圣”。

人类要发展,本身必须与自然界实现和谐,保持生态环境相对平

衡。人类怎样才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怎样有利于修真养生,达

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呢?鬼谷子先生明确指出:“盛神中有五气,神为

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人,养神之所,归诸道。”这就告诉我们,要

做到德养五气、心养五气、神养五气、道养五气。做到了“四养”,

修真养生算是有了成效。

德养

鬼谷子在“盛神法五龙”一文中说,“德为之人”,“是以德养

五气”。我们知道,道为本、德为用。修真就是修道,修去不符合道的

思想和言行,以符合道的要求,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凡是得道高人、健康长寿者,无不是德

高望重的人。俗话说,德者寿、仁者寿。所以,鬼谷子先生在“盛神

法五龙”篇中说,“是以德养五气”,把道德的修养放在首位。现在社

会上也流行一句话:要做好事,先做好人。何况修真养生是人生最高

尚的境界,更需要好的德行。

据笔者实践的体会,德分为三层:自然而然而固有的德行;有意

识的德行;勉强所为的德行。德分先天的和后天的两类,后天

文档评论(0)

小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