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VIP

安徽省芜湖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芜湖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测试

语文试题2023.11.1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分期是研究和描述其历史发展的关键。学术界习惯按朝代

划分时期,这自有其学理的根据。然而,改朝换代乃是政权的转移,适合于政治

史,是否适合作为文化史分期的依据呢?这是我长久以来不断思考的问题。我认

为,理想的分期法是依据文化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按朝代分期,

也可以不按朝代分期,不可一概而论。

例如,隋唐建立统一的王朝,这既是政治分期的标志,也给文化带来新的局面。

经过两百多年南北的分裂,文化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正如魏征《隋书文学·传

序》所云:“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隋朝统一中

国以后,特别是继之而建立的唐朝,在南北文化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这两方面取

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使中国文化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至少有

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多元化,南方的与北方的,中国固有的与外来的,相互

交融共同发展。无论是思想方面、宗教方面,文献的整理方面,还是文学方面、

艺术方面,莫非如此。二是文化重心下移,从士族向庶族下移,进而开始向市民

下移,这就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活力。这些特征形成一种综合的效果,就是文化格

外富于创造性,也格外绚丽多彩。因此,我们可以将隋唐的统一视为文化史分期

的标志。

但是,改朝换代又不一定能够成为文化新时期的开始,例如唐宋之间文化的变迁,

实际上是从中唐开始的。中唐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转折时代,思想、宗教、文

学、艺术等领域莫不如此。宋代在许多方面是上承中唐的:庶族士人代替士族文

人开始居于文化主体的地位;城市的繁荣和城市经济的活跃,市民文化诉求的加

强;理学的兴盛;词的繁荣等等,以上诸多方面的变化在中唐已经开其端倪。宋

初士人如王禹偁、石介等每称“二百年来”如何如何,可见他们自己也重视本朝对

中唐的延续。

至于横向的地域性考察,是亟待加强的。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文化都有其独特之

处,这些地域文化是统一的中国文化的各个分支,也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过

各自的贡献。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江西、江苏等地自不待言,兹举另外几

处,略加说明。

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星堆遗址的大规模发掘,证明了

距今五千年至三千年,蜀地已有相当发达的文明,蜀地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

心,而且与中原文化已有联系。蜀地在文学方面对中国文化也有重要的贡献,古

代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如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李白、苏洵、苏轼、

苏辙等等,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成长,一旦出蜀便成为大家。蜀地作为他们

的文化摇篮,特别值得注意。

再如,福建是中国刻书业的中心,从宋代一直到清代经久不衰。宋代建阳刻书业

尤盛,所刻印的书籍世称“建本”,其麻沙、崇化两坊最负盛名,有牌号可考的就

有30多家,明代建阳书堂达221家。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两地有“图书之

府”之称。其中既有善本,如宋建安(即建阳古称)黄善夫刻《史记集解索引正

义》;也有大量通俗读物,如戏曲、小说、日用类书。印刷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而福建刻书业的兴盛则是福建对中国文化的一

大贡献。

由于中国的河流大体上是自西向东,所以文化的传播和中心的移动,沿着河流东

西移动比较方便,而南北原属于两个差异较大的体系,文化中心的南北移动往往

造成文化的突飞猛进。南北交流大体是沿着几条路线进行的,例如洛阳(或开封)

——南阳——襄阳——荆州(或武昌);北京——扬州(或南京)——苏州——杭

州;西安——汉中——成都。杜甫的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勾勒了其中一条路线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南北交流对文学的发展起着多么

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政治的中心多半在北方,而经济的后盾却在南方(特

别是唐代以后),大运河(津浦线就是沿着运河修筑的)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只

要畅通着,王朝就不难维持下去。围绕着黄河、长江和运河形成文化的若干中心,

是很自然的。

总之,中国文化史有两个坐标:一个是时间的坐标,一个是地域的坐标。一方面,

中国文化的主流沿着时间的长河移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文化显示出中国文化的

基本特征,宛如乐曲的主旋律,构成中国文化的底色;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有多

个发源地,各有地域的特点,其发祥与兴盛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别。特色与时间不

尽相同的文化板块之间互相交错、移动,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文化地图,编

织成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