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果树种类;果树害虫;第一节果树食心虫类;一、桃小食心虫
Carposinanipponensis=Carposinasasakii;2.为害:
(1)寄主植物:苹果、梨、枣、山楂、海棠、桃、李、杏等果树和酸枣、郁李等野生寄主。
(2)为害症状:桃小食心虫只为害果实,一般从萼洼处蛀入幼果,“蛀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流眼泪”,两到三天后果胶凝干留下一白色膜(白灰),随着果实生长,蛀果孔愈合成一个小黑点。入果幼虫果皮下纵横潜食(此时解剖,蛀道呈褐色细线状),随着果实生长,果面显现潜痕,果实外观畸形-“猴头果”。随着虫体食量加大,逐渐深入果心为害,最终食尽果心种子,并将粒状虫粪排泄果心内,造成所谓“豆沙馅”,幼虫老熟后在果实胴部开绿豆粒般大圆形-“脱果孔”,周围有红晕,叫红眼圈。果实膨大后期受害,一般不形成“豆沙馅”。
;(三)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3)幼虫出蛰:越冬幼虫一般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咬破越冬茧出蛰,寻找疏松有覆盖物(杂草、落叶、石块、瓦片)且潮湿的地方或缝隙做“蛹化茧”化蛹。
幼虫出土高峰日:6月9日~6月25日
(4)成虫羽化: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末~7月上旬。
成虫羽化高峰期为6月23日~7月13日。
(5)成虫产卵:桃小食心虫从幼虫出土到成虫产卵时间为16~18天。
桃小食心虫田间落卵规律:随寄主、品种、种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苹果、梨、桃、海棠混植区:以梨树落卵最早,落卵量和上升速度最快,海棠次之,苹果再次,桃树最低。
单植苹果园:以金帅、秋花皮落卵量最早和上升速度最快,红香蕉次之,红富士落卵晚但总落卵量高。
单植梨园:中国梨系中以香水梨落卵量最多,莱阳茌梨较少,日韩砂梨系落卵量更少。
单株着卵部位:以背阴面、下裙枝和内膛枝的果落卵最多,属不均匀的集团分布型。
单果着卵部位:苹果梨萼洼处占90%,梗洼处占5%,其余占5%。枣树以枣吊落卵最多占73.3%,梗洼处占23.3%,其余处占3.3%
单果落卵量:卵数不等0~3~30粒。
单雌产卵量:10~40~100粒。
;(6)幼虫为害:
胶东地区桃小食心虫的产卵高峰在7月上旬,卵期一般6~8天,卵的自然孵化率可达90~99%。
初孵幼虫沿果面爬行2~3小时,并试啃咬果皮,从果实背阴面萼洼外围或胴部蛀入果内。
胶东地区自幼虫出土至田间卵孵化需要24天,一般年份6月下旬开始蛀果,7月中旬(11~20号)为蛀果盛期。
入果幼虫在果内生活,造成一系列的为害症状,果内生活约20天,开始咬脱果孔,并外推虫粪,最后脱果吐丝落地。一般脱果时间为7月中旬~8月下旬。;胶东地区第一代幼虫脱果盛期为8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在果内完成发育历期约25天。脱果时间就一天来讲,上午九时前和下午四时后脱果的数量占脱果总量的90%。
胶东地区,7月25日前脱果者,继续发育第二代;8月上旬脱果者滞育率达20%;8月中旬脱果者滞育率达50%以上;8月下旬脱果者滞育率达100%。
脱果较早未滞育的幼虫结蛹化茧化蛹,经12天左右羽化出第一代成虫,产卵盛期在8月下旬~9月初,第二代卵主要落在红富士、小国光等晚熟品种。第二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脱果期在9月中旬~10月上旬。;2.习性:
(1)趋性:越冬幼虫脱果有背光习性,故在树体根颈处阴面多于阳面。
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差,对白炽灯趋性强,尤以40w、60w诱蛾最多。对红光、荧光有明显的趋性,对日光灯趋性较差。
(2)越冬习性:在果园中,越冬幼虫以树冠下、地堰边为多,而根颈处最多。
在苹果包装地、储藏地数量也很多。
当果园中杂草多,在杂草的根迹处数量多。
在根颈处,背阴面多于向阳面;凹陷处多于平滑处。露地根处也较多。
越冬幼虫的垂直分布多在4寸以内,其中1寸占60%,2寸占22%,3寸占11%,4寸以下占6~7%。;(四)、环境条件对桃小的影响
1.光周期与桃小滞育
桃小在山东省属二化性兼性滞育害虫,影响滞育的关键因素是光周期。临界光周期为14小时20分钟。北半球纬度每增加5度,临界光周期可延长1小时30分钟。
2.温湿度对桃小生活习性的影响
桃小的越冬幼虫出土直接受降雨及温度的影响,成虫产卵量随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湿度达到90%时,产卵量最高,为20~23粒;而当降至40~60%时,卵量仅为2.4~7.7粒。成虫产卵的最适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75%,当高于33℃,或低于22℃时,不产卵。
3.树种和品种对桃小产卵的影响
树种:梨、海棠、苹果、桃树
品种:金帅、秋花皮、红香蕉、红富士
第二代桃小卵多产在晚熟品种上,如苹果在国光、富士等。
桃小的发生量也与田间的野生寄主有关。;(五)桃小食心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法:
(1)新建果园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