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原材料品质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生产用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质量管理,确保进料质量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品入库,特制定此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公司生产用原材料、辅助材料的检验工作。
3.定义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企业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4.职责
4.1.技术部负责本制度的起草、建立和执行。
4.2.采购、仓管员按本制度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并及时通知技术部来料信息。
4.3.技术部原材料进料检验专员负责来料的检验、结果的记录,按本制度进行抽样、送检、复核数据统计和不合格样品的管
理。
5.内容
5.1.原材料进料检验规则
5.1.1.明确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一)原材料进料检验专员对来料进行检验之前,首先应了解该物料的进厂检测内控标准,如存在不明了之处,应及时向上
级主管了解,确保对检测质量指标清楚明了。
(二)在必要时原材料检验专员可从来料中随机抽取两件样品,交由上级检验主管检验,并附相应的质量检测说明,不可在
不明来料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允许水平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5.1.2.影响原材料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一)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二)供货商的质量控制能力及信誉。
(三)该类原材料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四)来料对本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
5.1.3.确定原材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一)硫酸亚铁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外包装完好无损,包装上印有清晰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家名称,产品技术参数表及检验合格证。包装袋有内衬,
硫酸亚铁的颜色为淡绿色结晶,颗粒分明无结块。
(2)有效成分检测
硫酸亚铁(FeSO4)的质量分数w%≥90%。检测标准《水处理剂硫酸亚铁》GB/T10531-2016。
(二)过氧化氢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无色透明液体
(2)有效成分检测
过氧化氢(H2O2)w%≥27.5%。检测标准《工业过氧化氢》GB/T1616-2014。
(三)硫酸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无色透明液体,无明显杂质。
(2)有效成分检测
硫酸(H2SO4)w%≥50%。检测标准《工业硫酸》GB/T534-2014。
(四)氢氧化钠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片碱:包装袋外包装完好无损,包装上印有清晰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家名称,产品技术参数表及检验合格证。包
装袋有内衬,片碱主体为白色,有光泽,允许微带有颜色。液碱:液体氢氧化钠为无色透明、稠状液体。
(2)有效成分检测
片碱:氢氧化钠(NaOH)w%≥98%。液碱:氢氧化钠(NaOH)w%≥30%。检测标准《工业氢氧化钠》GB/T209-2018。
(五)氯化铁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氯化铁溶液为棕红色液体
(2)有效成分检测
氯化铁(FeCl3)w%≥35%。检测标准《工业氯化铁》GB/T1621-2008。
(六)次氯酸钠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浅黄色液体,无明显杂质。
(2)有效成分检测
有效氯(以Cl计)Ⅰ类w%≥13%Ⅱ类w%≥10%。检测标准《次氯酸钠》GB/19106-2013。
(七)亚硫酸钠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外包装完好无损,包装上印有清晰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家名称,产品技术参数表及检验合格证。包装袋有内衬,
白色结晶粉末,不结块。
(2)有效成分检测
亚硫酸钠(Na2SO3)w%≥97%(优等品)。检测标准《工业无水亚硫酸钠》HG/T2967-2010。
(八)磷酸三钠的品质检验
(1)外观检验
外包装完好无损,包装上印有清晰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家名称,产品技术参数表及检验合格证。包装袋有内衬,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不结块。
(2)有效成分检测
磷酸三钠(以Na3PO4·12H2O计)w%≥98%。检测标准《工业磷酸三钠》HG/T2517-2009。
5.1.4.采样方法及频次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每次进货原材料进行抽查,对于新供货原材料前三次供货每次供货随机抽取三个样品进行检测,前三次抽样均
合格后酌情减少采样周期与频次,具体采样规则参照《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业管理(第5版)张玉利_课后习题答案.pdf
- 平面国----优质课件可编辑.pptx VIP
- IPC9151C2010印制板工艺产量质量和相关可靠性PCQR2基准测试标准和数据库.docx VIP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职业规划.pptx VIP
-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 - 孙汉虹.pdf
-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版.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docx VIP
- AP1000失去主给水事故模拟.docx
-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装监理组织方案.docx VIP
- GB 4706.1标准解读_从模块上分析标准结构 -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系统.xls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