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上海市地方标准《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和屈光度评价规范》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一)任务来源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近视的办法,规范化开展筛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是促进有效防控近视和降低近视率的重要切入点。为遏制近视上升势态,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要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然而,目前尚缺乏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人群视力异常的参考界值标准,现行规范和实践中有关视力异常的定义多采用不区分年龄的统一视力界值,不能充分反映儿童青少年视力发育特征,亟待根据儿童青少年视力生长发育规律,制定各年龄组视力参考值范围和筛查转诊界值。此外,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增加了“正视化过程、远视储备量”等名词的规范解释,强调了远视储备量年龄范围和对近视防控的意义,裸眼视力正常,散瞳验光后屈光状态虽未达到近视标准但远视度数低于相应年龄段生理值范围,即属于远视储备量不足。如能针对视力正常的儿童青少年,早期筛查出远视储备不足的对象,就能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早期预警、预防关口前移。
因此,2020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提出《3~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和远视屈光储备正常参考值》标准预研制需求,经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予以立项(2020WB13),2021年底项目结题验收,建议完善后报送地方标准项目,2022年4月申请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获得立项。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预期目标
《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和屈光度评价规范》适用于3~18岁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评价,可帮助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掌握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人群视力生长发育特点,制定适宜防治策略;可为各级疾控、卫生保健所、眼病防治机构、妇幼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制定儿童眼病防治及近视防控技术方案和开展筛查实践提供依据;可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影响孩子视觉发育的相关眼病,客观、合理地掌握孩子的视力发育阶段,针对性地进行近视防控;在视力正常时及时发现屈光远视储备不足的对象,促进早期预警和强化预防干预,更有效预防近视发生,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人群近视发生率和患病率的降低。
(三)主要起草单位情况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承担本标准的主要起草编制工作。2007~2013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承担上海市政府第二轮、第三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儿童近视监测与干预”和“为百万名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适用于大规模儿童视力筛查、转诊、干预、建档、随访和信息化动态闭环管理模式,建立了包含16家区级眼防机构、50余家医院、2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00余所学校的近视防治体系。至今已实现每年为全市4-18岁全覆盖建档,至目前累计建档300万+,筛查人次750万+,预警200万+,转复诊150万+。首次提出和应用的视力联合非散瞳验光筛查方法,列入全国方案、防控指南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663-2020)。建立了STORM/SCALE/SCALE-HM近视三级预防研究体系,积累了基于金标准检测方法的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视力和屈光数据,为制定分年龄段视力、远视储备参考值标准制定奠定了必要基础。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标准编制工作组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深入咨询了多家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及国际本领域相关专家,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分工如下:
何鲜桂,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兼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联络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负责执行三轮次上海市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百万儿童屈光发育档案建立和青少年户外活动近视干预;研发“互联网+明眸APP”平台及监测户外活动儿童腕表;发起“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科普行动,被采纳为全国爱眼日主题推广。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自然面上、青年基金、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市公共卫生优秀学科带头人、市医学百人优青、市“医苑新星”公共卫生领导者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SCI45篇)。发明专利2项。以第2起草人制订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作为主要参与人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曾获市卫健委系统医务青年人才最高荣誉奖-银蛇奖。负责本标准结构框架制订、标准各制订阶段质控、内容核定工作,负责标准制订和标准解读、编制说明的审核,为本项目负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