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生动隽美谱华章
——诗歌艺术手法(二)之表现手法
一、诗歌鉴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类别
(一)古代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
1、记叙。
2、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3、议论。
4、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分为寓情于景、借用典故、乐景哀
情、托物言志、以景结情
例:
1、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1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托物言志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
了人格化的色彩。
4、以乐景写哀情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
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5、以景结情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
2
。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
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练习: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
的感情。
给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
出思乡之情给3分。
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
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之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
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
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三)表现手法:
1、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邓稼先》第二课时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docx .pdf
- 自由飞翔作文 .pdf
- (必考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卷(答案解析精品.pdf
-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三) .pdf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常识 (有答案) .pdf
- 地理难题练习(二)50道选择题 .pdf
- 物理选修二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 高二语文下册第18课《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pdf
- 《三峡》教学反思 .pdf
- 2024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第3课《屈原列传》随堂练习 .pdf
- 幼儿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PPT.ppt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课.ppt
-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大模型平民化开启“AI+医疗”新纪元.pptx
- 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3《鸿门宴》 课件 (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unit 2能力阅读写作拔高练-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pdf
-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阅读启心智,知识筑梦想 课件(共27张PPT).pptx
- 4EAT 变速箱维修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