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
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计划《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计划号:T-442)于2023年3月21日下达,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准性质:推荐性。项目周期:12个月。项目属性:制定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等。
(二)制定背景
食用菌是一类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多维生素、含较多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营养十分丰富的绿色健康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最合理的膳食结构为“一荤一素一菇”,将食用菌作为人类食品的主要组成之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调节人们膳食结构的重要新型农业产业。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总产量快速增长,2022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4222.54万吨,食用菌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仅次于菜、粮、果、油的第五大作物,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也是食用菌消费大国,所生产的食用菌绝大部分用于国内消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用菌因其含有多糖等功能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降血脂等多种功
效,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食用菌除用于加工外,很大部分都是以原料型鲜品出售。然而由于新鲜食用菌采后呼吸和蒸腾作用强烈,失水、褐变、营养物质消耗严重,菌体常温下1~2d即腐烂变质,全程冷链率不足5%,因全程保鲜及冷链物流技术缺乏,导致食用菌采后流通过程损失率高达20%以上,制约了食用菌鲜品的消费以及食用菌后续的深加工;其次,大
量新鲜食用菌以原料型、统货形式销售,导致食用菌的经济价值未能
3
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时,目前新鲜食用菌的商品化处理水平参差不齐,涵盖采收、分级、预冷、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的技术体系缺乏,也大大限制了食用菌产业效益的提升。因此,制定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规范上市销售的食用菌鲜品质量
等级和流通技术,很有必要。
在现有牛肝菌、松茸、块菌、香菇、平菇、茶树菇、双孢蘑菇相关的国家标准中,除了块菌有分级标准外,其他的品种均是以产品标准为主,缺乏具有全国指导性的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标准。通过制定《食用菌鲜品流通规范》国家标准,对商品性食用菌从采收、采后处理、包装、运输、贮藏到销售等全部流通过程进行规范,可填补这7种高值或大宗食用菌在流通方面的国家标准空白,可减少食用菌采后流通损耗,提高食用菌鲜品流通价值,并为后续食用菌深加工提供优质原料保障,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从业人员可从降低损耗、优质优价中增加收益。对野生食用菌而言,还能促进科学合理的采集,实现
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标准的起草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
项目成立后,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牵头,选派专业人员组成标准起草组(具体分工见表1),并按标准内容制
定资料收集、调研和试验验证等工作计划。
表1主要起草人及任务分工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项目负责人,统筹协调
资料收集,文本审核
资料收集,征求意见
参与标准制定全过程,标准撰写,文本修改,征求意见汇总
4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任务分工
资料收集,产业调研
参与标准制定全过程,标准撰写,指标验证
参与标准制定全过程,产业调研,征求意见
资料收集,产业调研
参与标准制定全过程,产业调研,文本修改
指标验证
指标验证
2、资料收集及调研
2.1资料收集
标准起草前,开展了充分的相关标准查阅及资料的收集工作。经食品伙伴网下载中心食品标准检索,截至到2024年2月1日,我国与牛肝菌、松茸、块菌、香菇、平菇、茶树菇、双孢蘑菇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47项(详见表2)。其中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32项。国内外尚无食用菌鲜品流通技术规范的相关国家标
准。
表2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汇总表(47项)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标准类别
1
GB/T23191-2023
牛肝菌美味牛肝菌
推荐性国家标准
2
GB/T23188-2023
松茸
推荐性国家标准
3
GH/T1420-2023
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规程松茸
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4
LY/T1651-2019
松口蘑采收及保鲜技术规程
林业行业标准
5
SN/T3693-2013
出口鲜松茸检验规程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6
GB/T38697-2020
块菌(松露)鲜品质量等级规格
推荐性国家标准
7
GB/T39923-2021
块菌(松露)
推荐性国家标准
8
GH/T14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pdf
-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x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皮拉尼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征求意见稿.pdf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皮拉尼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征求意见稿.docx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皮拉尼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编制说明.pdf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皮拉尼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编制说明.docx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磁悬浮转子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征求意见稿.docx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磁悬浮转子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编制说明.pdf
- 真空技术 真空计 磁悬浮转子真空计的规范、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 编制说明.docx
- 真空技术 真空泵性能测量标准方法 第4部分:涡轮分子泵 征求意见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