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汇总 .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各类事故案例

丙酮事故1

⑴丙酮泄露引发爆炸1死10伤

2010年4月12日,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多彩印刷厂,装订车间

内丙酮发生爆炸,引燃车间内的设备及纸张,过火面积1000平米。

一名女工逃生时,被倒塌的墙面砸中身亡。另有至少11名工人不同

程度受伤,被送院治疗。经警方初步调查,事故属责任事故,该厂法

人代己被带走调查,印刷厂停业整顿。

⑵丙酮喷溅事故1人死亡

2006年4月11日上午,无锡市某树脂厂双酚车间一名19岁男

性技校实习生,在距离地面约15m高的综合反应釜视窗处俯身观察釜

内物料时,5cm厚的视窗玻璃突然爆裂,釜中高温高压液体物料(苯

酚60%、丙酮40%)直接喷溅到其头面部及胸部,倒地抽搐不止而亡。

事故类型:属重大伤亡事故,死亡1人;

事故直接原因:视窗玻璃强度不够,因疲劳而爆裂导致物料喷溅

到实习生身上;

事故间接原因:维修检验时,视窗玻璃未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即

投入使用;

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因设备疲劳导致物料泄漏而导致的急

性化学源性(苯酚、丙酮)猝死事故。此类事故发生时,应该迅速对

受污染的部位进行清除,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等紧急处理,在

送医院途中坚持抢救并做好记录,到院后及医师密切协作,提高抢救

成功率。

⑶丙酮运输槽车泄漏事故

2002年8月2日凌晨,一辆从宁波开往温州装载丙酮的槽车,

途经104国道利庄路段时,由于雨天路滑翻入路边水沟里,装有7t

丙酮的槽车开始泄漏。300m左右的水沟里混溶了大师丙酮,丙酮泄

漏地点附近500多名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前后近200辆车受阴3

个多小时。

事故类型:属于交通事故,无伤亡;

事故直接原因:雨天路滑、疲劳驾驶导致槽车翻入路边水沟,造

成丙酮泄漏;

事故间接原因:劳动组织不合理,危险化学品运输人员没有综合

考虑天气和路况合理安排行车时段;

事故教训及建议:这是一起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丙酮)运输泄漏

事故。发生此类事故时,处理程序一般为:询问险情、划出警戒区(中

毒警戒区或爆炸危险警戒区)、消除点火源,并控制泄漏源扩大、在

安全防护下搜救遇险人员、通知警戒区内居民转移、利用吊车排险。

2触电

⑴不用三芯插头.造成触电身亡。

某集团公司安装钳工朱某在热处理车间通风过滤室安装过滤网,

用手持电钻在角铁架上钻孔。使用时,电钻没有装三芯插头,而是把

电钻三芯导线中的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扭在一起,及另一根火线分别

插入三孔插座的两个孔内。当他钻几个孔后,由于位置改变,导线拖

动,工作零线打结后比火线短,首先脱离插座,致电钻外壳带220V

电压,通过身体、铁架、大地形成回路触电死亡。

严格手持电动工具管理,接线必须使用三芯插头插座,切不可图

省事不用三芯插头。保护接零及工作零线不得共用,必须分别接至零

线干线。手持电动工具按规定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手持电动工

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

3储罐中毒窒息事故的分析

2005年8月13日上午8时在浦东星火化工厂水泥助剂车间发生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三名员工在进入储存槽罐内部清理沉淀物时因无

任何安全措施,因罐内高温和毒气,造成三名员工身亡。事故主要原

因:一是储罐未进行有效清洗,作业现场(储罐)未采取有效通风措

施。二是作业人员缺乏职业卫生知识,未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毒有害气

体检测。三是作业时未能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四是作业现

场缺乏有效监护措施。职工擅自进入各种储罐、容器内清理废弃物造

成多人中毒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为

此提出以下要求:

(一)落实责任主体

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

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使

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

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从业人员正确使

文档评论(0)

135****45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自由职业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