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劳动课程标准最大的困惑.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劳动课程标准最大的困惑

劳动教育进新课标,旨在培养哪些核心素养

2022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制定了独立的《义

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标准》

规定:劳动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参加日常生活劳

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以劳动项目为载体,以孩子经历体

验劳动过程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劳动

素养主要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

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

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

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劳动观念是指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对劳动、劳动者、

劳动成果等的正确认知,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培养孩子的

劳动观念,一要丰富实践体验,突出知行合一。只有让孩子直接体

验和亲身参与,观察探究,手脑并用,才能逐步养成正确的劳动观

念,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珍惜分享劳动成果的认识、态度

和情感。二要注重培根铸魂,厚植家国情怀。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劳

动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人类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价

值,懂得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三要深化劳动情感,树牢劳动观念。教育孩子崇尚劳动,牢固树立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劳动能力是胜任劳动任务的综合能力。孩子的劳动能力是在日

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三类劳动中淬炼形成的。通

过处理衣、食、住、行、用等个人生活事务的日常生活劳动,养成

孩子的自理、自立、自强能力;通过符合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

的生产劳动,养成孩子进行生产劳动的关键技术和能力;通过力所

能及的公益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民族传统手工劳动以及新形

态、新技术、新工艺等劳动,养成孩子的创造发明意识和能力。

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孩子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

和品格特征。通过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辛勤劳动、有始有终、

吃苦耐劳、勤劳节俭、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自律自强、诚实守

信、团结合作、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等良好习惯和品质。

劳动精神是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

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蕴含于劳动实践中的关于劳动的理想信念信仰

和人格特质。劳动教育要重视孩子劳动精神的培育,教育孩子领会

“劳动创造幸福”的深层内涵,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兢兢业业

的优良传统,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育艰苦奋

斗、百折不挠、奉献牺牲的革命精神,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

时代精神。

劳动素养是不同素养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能一蹴

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才能实现。提升劳动素

养是劳动教育的灵魂,是劳动教育的根本追求和旨趣。

劳动教育如何走出打卡式、观光式误区

近年来,各方面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逐步深化、措施不断完善,

劳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打卡式、观光式劳动教育等问

题,弱化了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降低了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

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聚焦劳动素养,开展有效的劳动教

育。

要切实提高教师、家长和孩子对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引导教

师、家长、孩子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

或缺的重要价值,关乎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的和谐安定、家庭的

幸福和谐、人类的进步发展,不能将劳动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事,

使之简单化、形式化,偏离劳动教育的正常轨道。

要加强劳动教育的专业化研究和建设。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

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

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等指导文件,为劳

动教育设置了独立课时、制定了专门《课标》,劳动教育成为一门独

立课程。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专业化建设,多举措提高

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课程与教材开发、精选对孩子终身发

展有价值的劳动课程内容;开展师资培养与培训,多渠道建设劳动

课程师资队伍;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监测制度,

构建发展性、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模式。既要重视劳动过程,又要关

注劳动成果;既要重视教师评价,又要重视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

要加强劳动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符

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设定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劳动任务。课程

内容设置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