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4课《司马光》类文阅读
学问点: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文章的意思。
一、课内阅读
(一)(2023秋·湖北荆州·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课文,再按要求答题。
群儿戏于庭(tíng??tín),一儿登瓮,足跌没(méi??mò)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解释下列带点的字。
众皆弃去:?????????
水迸:
3.文中的司马光是一个的孩子。
4.用“/”给句子断句:光持石击瓮破之。
【答案】
1.tíng???mò
2.全,都涌出
3.沉着冷静
4.光/持石/击瓮/破之。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没:[méi]无;没有。[mò]沉下去。
庭(tíng):庭院。没(mò):沉没。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众皆弃去: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皆:都。水迸:水从中流出。迸:流出,涌出。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本文叙述了司马光砸破水缸救出同伴的故事,从中我们可看出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聪慧的孩子。
4.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古文停顿规章:主谓直接要停顿;动词与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等。
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依据句意,结合停顿的规章可知,“光”是主语,“持”为谓语,“持石”“击瓮”“破之”为并列的几个动作,应停顿。故为:光/持石/击瓮/破之。
【点睛】参考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二)(2022秋·三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méimò)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déděi)活。
5.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写的是他()的故事
A.群儿??????B.司马光??????C.砸瓮救人??????D.搬石头
7.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文中的“光”指的是。
8.“没”在文中的意思是。“皆”的意思是
9.画“”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10.用“”画出描写事情起因的句子。
11.请梳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12.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光”是一个(????)的孩子。(多选)
A.淘气活泼 B.沉着冷静 C.肯动脑筋
13.其他孩子的举动与司马光的举动形成了鲜亮的对比,体现了司马光的(????)(多选)
A.聪慧机灵 B.胆小怕事 C.沉着冷静 D.诚实守信
【答案】
5.mò??dé
6.BC
7.庭院司马光。
8.被水淹没全,都
9.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砸破了,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10.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1.一群小孩玩嬉戏,其中一个掉入水瓮中其他孩子吓跑了,司马光用石头砸瓮孩子得救
12.BC13.AC
【解析】
5.本题考查多音字。
没
[méi]1.无;没有。2.副词。未;未曾。
[mò]1.沉下去。2.漫过;高过。3.隐藏。4.把财物充公。5.完了;终结。6.同“殁”。
得
[dé]1.得到(跟“失”相对)。2.演算产生结果。3.适合。4.得意。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
[děi]1.助动词。需要。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定。4.舒适;满意。
“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没”表示淹没,故读“mò”;“儿得活”的意思是:小孩子得以活命,“得”的意思是得到,得以,故读“dé”。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本题选自课文《司马光》,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