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液体平衡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液体平衡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陈吉庆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及功能检查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划分:以环状软骨为界鼻气管鼻窦支气管咽毛细支气管咽鼓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会厌肺泡管喉肺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解剖总特点→管腔狭窄、粘膜细嫩纤毛运动差、血管淋巴丰富、易于充血、水肿、感染。鼻腔:短、无鼻毛、过滤作用差、易水肿→鼻塞、呼吸与吸吮困难鼻窦:开口大→鼻窦炎咽鼓管:短、宽、平→中耳炎咽扁桃体:1岁后增大→扁桃体炎喉:狭窄、易水肿→声嘶、喉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狭窄、纤毛运动差、血管丰富→感染、阻塞肺:弹力差、肺泡少、间质血管丰富→水肿、肺不张、感染、肺气肿胸廓:短、桶状、活动受限肋骨:水平、肺不易扩张→易于缺氧、紧绀胸廓鼻和鼻窦婴幼儿没有鼻毛,鼻黏膜柔弱且富于血管,故易受感染,感染时由于鼻黏膜的充血肿胀,常使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塞,发生呼吸困难。由于年幼儿鼻窦发育较差,故虽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但极少引起鼻窦炎。咽咽为肌性管道,上宽下窄,形似漏斗,分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咽部淋巴组织丰富,形成咽淋巴环,是咽部感染的防御屏障。年幼儿因耳咽管较宽,短而且直,呈水平位,因此患感冒后易并发中耳炎。喉新生儿喉头位置较高,声门相当于颈椎3~4的水平(成人相当于颈椎5~6的水平),并向前倾斜。气管插管时需将喉头向后压以利于暴露声门。小儿喉腔呈漏斗形,声门以下至环状软骨以上为声门下区,是小儿呼吸道最狭窄处,选择气管插管时应予注意。婴幼儿声门下区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引起喉梗阻。气管、支气管新生儿气管长度78%在3.5~5cm,气管横径2岁以前为0.5~0.9cm,2~10岁为0.7~1.5cm。支气管异物以右侧多见。小婴儿的呼吸道梗阻除因支气管痉挛外,主要是黏膜肿胀和分泌物堵塞。婴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细支气管无软骨,呼气时易被压,造成气体滞留,影响气体交换。肺婴儿肺泡表面积按公斤体重计与成人相似,但婴儿代谢需要按公斤体重计,远较成人为高,因此婴儿应付额外的代谢需要时,呼吸储备能力较小。在婴幼儿时期,肺的上、中两叶往往尚未分开。肺门肺门淋巴结与肺脏其它部位的淋巴结互相联系。因此肺部各种炎症均可引起肺门淋巴结的反应:肺间质气肿时气体可经过肺门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呼吸肌与胸廓婴儿胸廓前后径略等于横径,婴儿肋骨与脊柱几乎成直角,吸气时不能通过抬高肋骨而增加潮气量。婴儿胸部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呼吸,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耐疲劳的肌纤维在膈肌和肋间肌于早产儿不到10%,足月儿占30%,一岁时达成人水平,约占50%~60%。故小婴儿呼吸肌易于疲劳,成为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胸膜及纵隔小儿胸膜较薄,纵隔较成人相对地大,其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所以胸膜腔有较大量液体时,常易引起纵隔器官移位。又由于纵隔在胸廓内占据较大空间,限制了吸气时肺脏的扩张。★生理特点:☆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快(<60次/分)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差→呼吸节律不整。☆呼吸型:腹式→胸腹式→胸式☆呼吸功能:潮气量小,气体弥散量小、气道阻力大→易于缺氧、呼吸衰竭。★呼吸道免疫特点:纤毛运动差,咳嗽排痰差,SIgA、IgG少,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差→易于感染。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呼吸的目的是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保证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小儿呼吸的特点以婴儿时期最为明显。小儿肺脏的容量相对地较小,潮气量也较小。而代谢水平及氧气的需要则相对地较高。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按体表面积计,1岁小儿的能代谢为成人的1.6倍,而潮气量仅为成人的40%~50%,从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考虑,小儿的肺容量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由于小儿胸廓解剖特点的限制,要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只有采取浅快的呼吸作为消耗能量最少的方式,故小儿呼吸频率较快,年龄越小,呼吸越快。小儿呼吸的生理特点由于婴儿功能残气相对地小,其肺内氧储备也相对地小于成人,但氧消耗量却相对地较高。小儿由于以上的呼吸特点,在应付额外负担时的储备能力较成人差:如婴幼儿肺炎时,其代偿缺氧的呼吸量最多不过增加2.5倍左右,故易发生呼吸衰竭。小儿时期呼吸动态婴儿时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肌发育不全,所以呼吸时肺主要向膈肌方向扩张,呈腹(膈)式呼吸。2岁时小儿已会行走,腹腔器官下降,肋骨前端逐渐下降而形成斜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