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VIP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河东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东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学校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第I卷的1-11题,第Ⅱ卷的第15、16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I卷(33分)

一、(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书最能体现书写者的()。真正懂草书者,不会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凝重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波澜,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涌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写意绘画也是如此,随意的几道枯笔,零星的红黄点缀,便成了寒冬的腊梅,透过宣纸隐约能感受到一缕缕的暗香()。再不经意地晕染一番,就是一片山水,使人仿佛置身于西湖的(),自然地联系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不得不承认,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提高和丰富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情趣抑扬顿挫飘动山高水低

B.兴趣顿挫缓急浮动山光水色

C.兴趣抑扬顿挫飘动山高水低

D.情趣顿挫缓急浮动山光水色

2.下列对文中有语病的画线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今人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

B.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

C.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提高和丰富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

D.在今人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提高和丰富了写意画的表现技巧。

【答案】1.D2.B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情趣:性情志趣。兴趣: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语境说的是草书展现书写者的精神,应用“情趣”。

第二空,抑扬顿挫: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顿挫缓急:形容声音起伏,节奏分明。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语境修饰“运笔”,应用“顿挫缓急”。

第三空,浮动:飘浮移动,上下波动。飘动:(随着风、波浪等)摆动;飘。语境形容绘画中的一种隐约的感受,应填“浮动”。

第四空,山光水色:形容山水秀丽,景色宜人。山高水低: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人的死亡。语境描写画面上的自然景色,应填“山光水色”。

故选D。

【2题】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不合逻辑,语境表达对今人画技的肯定,话题对象不是“意境”,而是“今人”,把“创造的”改为“创造了”;

搭配不当,“丰富”与“提高”存在逻辑先后,先“丰富”后“提高”。

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3.苏轼工于书画,也擅长诗文,我们学过他的很多作品。学校文学社准备举办以苏轼为专题的展览。下列语句中适合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六朝之下,不顾流俗,驳耻师之风

B.北固亭上,千古江山,觅三国英雄

C.七月既望,主客辩驳,感人生无常

D.日观亭中,顶风冒雪,赏日出海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苏轼专题展览应与苏轼的诗文有关。

A.语句内容是苏轼对韩愈的评价,对应《师说》,不适合作为展览版块标题。

B.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

C.对应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等内容,适合作为展览版块标题。

D.句子内容对应姚鼐《登泰山记》的内容。

故选C。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我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