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针刺伤事件报告制度张秀芝概述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压疮、坠床、跌倒、针刺伤、医嘱错误、给药差错、管道脱落、药物外渗、输液反应等。什么是针刺伤?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1.2.3.4.心理危害身体危害经济危害社会危害危害身体危害1981年国际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展开了大量相关研究并证实: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据报道,有2O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传染,8O%以上的临床护士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疾病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感染率6%~3O%1.2%~10%0.2%~0.5%心理危害医务人员在受到针刺伤后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时还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尤其是在被带HIV的针头刺伤。经济危害根据美国医院管理机构报道,1例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后终身约需100万美元用于检查、治疗、弥补因病不能工作的损失和作为丧失工作能力的赔偿,即使没有感染,每例针刺伤后相关检查及治疗花费也需51~3766美元。社会危害血源性传播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不安全的设备不良的环境不安全的动作原因一、人为因素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能因为工作繁忙,疏忽或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等原因,将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片、刀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混入其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运送及交接过程中,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原因二、操作不规范有的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采用危险性的工作行为,如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掰安瓿时不用纱布包裹;将经常使用的刀片、剪刀、玻璃碎屑随意丢放等,造成伤害。针尖和利器损伤发生的时间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丢弃前丢弃中不合适的废物处置使用前损伤非感染危险例如:抽完药物重新盖帽的针尖。预防单手重新盖帽技术。应用重新盖帽装置。使用中损伤原因抽血或注射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静脉注射后,拔除带翼针头穿刺中,拔除导管芯转移血样到试管断开与针尖连接的辅导静脉管路手术中传递刀片缝合中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穿刺中,拔除导管芯预防使用中损伤戴手套;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将辅助静脉管路与无针系统连接。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护士在接触患者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若手上有伤口时要戴双层乳胶手套使用后、丢弃前损伤构成感染的危险性例如:使用后重新盖帽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去未盖帽的针头。运输使用过的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注射器。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使用后、丢弃前损伤原因:拆卸一次性注射器再利用预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使用后将针头放入一次性锐器收集盒内。分离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预防使用后、丢弃前损伤禁止使用双手重新盖帽使用过的针头四个禁止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必要时应使用单手保护技术重新盖帽针尖禁止运输未盖帽的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利器盒(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丢弃过程中损伤构成感染的危险性如:针头从装满利器的收集箱中突出预防在尖锐物被丢弃前,每次应检查尖锐物收集箱,以确定未装满或无针头突出。更换新的一次性锐器收集盒。不合适丢弃导致的损伤预防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弃在一次性锐器收集盒内。操作后,及时料理场地,不要留给他人料理。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人无法接触接触到的地方。废弃物处置产品收集箱密封不渗漏、不穿破的黄色收集盒。原因三、防范意识薄弱由于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浅薄,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极易发生锐器损伤,发生锐器损伤后又不报告,甚至对伤口不作任何处理,极易发生血源性医院感染。原因四、缺乏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及锐器伤后处理知识,是导致护理人员受伤受感染的重要原因。原因五、针刺伤后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护士在被刺伤后大多数能及时进行伤口消毒,但对伤口处理的挤血、冲洗、包扎等环节往往较为忽视,受伤后进行血液检测率低,受伤后报告率低,也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小伤无关紧要,无需上报。原因六、其他因素如操作时光线不足或受环境影响,抢救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内部控制采购业务.doc VIP
- 2022年深圳市大鹏新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真题.docx VIP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pptx VIP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 比泽尔-半封闭整体型螺杆压缩机-中文操作手册CSH65-CSH75-CSH85-CSH95.pdf VIP
- 《无衣》(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pptx
- 基于特征性肽段检测人血浆中特瑞普利单抗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pdf VIP
- 矿业权评估师经济与法律笔记2023.docx VIP
- 肺部感染合并心衰护理查房.pptx VIP
- 财富管理02基础-家庭财务报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