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学中的海岛意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海洋文学中的海岛意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关于海洋文学中海岛意象的研究,众多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关于海洋作品中的海岛意象的研究。

美国著名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很多关于海洋的作品,因此,卫岭在其作品《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中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奥尼尔的作品中,大海与陆地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兼有大海和陆地特性的海岛就成了人们梦幻的栖息地和避风港。他的力作《悲悼》三部曲中所塑造的南太平洋海岛,远离罪恶,,贴近生活的本源,是剧中主要人物的希望,是幸福的家园,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2、 荒岛文学中涉及对荒岛意象的研究。

荒岛文学起源于英国,同时也盛行于英国。除了英国荒岛文学之外,还有美国荒岛文学、现代时空的荒岛文学。因此,众多学者针对荒岛文学作品对海岛意象进行研究。

(1)英国荒岛文学研究者首推魏颖超。在其著作《英国荒岛文学》中,她认为荒岛文学是英国文学的首创。英国荒岛文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进程:

a.荒岛文学的端倪。英国荒岛文学的端倪是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书真实地记录了英国早期航海以及商贸事业的发展过程,详细地描写了航海、商贸事业的发展境况,生动地刻画了英国当时已出现的独特职业:海员和商人。这是英国荒岛文学的端倪。

B.荒岛文学的鼻祖。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是英国荒岛文学的始祖,他的悲喜剧《暴风雨》是荒岛文学的开山之作。书中的普洛斯彼罗的荒岛是莎士比亚精心设计的人类善与恶较量的舞台,它只是一种载体,是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

c.荒岛文学的繁荣。继莎士比亚后,荒岛文学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而这时期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是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这时期的荒岛文学主要是将英国的现实社会同荒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蕴含其中,代表作是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第二阶段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时期,这时期的荒岛文学主要是荒岛探险,将荒岛作为一个生活场景,在这场景上展开正义与邪恶两者之间的争斗,代表作是巴兰坦的《珊瑚岛》和史蒂文森的《金银岛》。第三阶段是20世纪现代主义时期,这时期的荒岛被作为表现人性的一种手段,对人性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代表作是戈尔丁的《蝇王》。

刘岭在其文章《试论美国文学中的荒岛意象》中对美国荒岛文学进行了描述:当怀抱坚定信仰的清教徒移民逃离文明的英国,远涉重洋,等待他们的美洲就是一个大荒岛,而实现理想和自由的山巅之城,正是清教徒对这个荒岛的独特阐释。《瓦尔登湖》中,梭罗单身只影地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建造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两年,过着孤独而简朴的生活。这就是“荒岛”,反映了在拜金主义盛行和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这一现象后的返璞归真思想。威廉?福克纳笔下,一个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就是典型的荒岛意象。

黄樱子在其文章《现代时空的荒岛文学》中对现代时空的荒岛文学进行了讲解。现代时空的荒岛文学着眼于从人与自然的故事演变成人与人的故事和人与社会的故事,荒岛被选择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条件来探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内心世界。代表作是《惟一幸存者》书中讲述三个因不同原因而自愿来到这个荒岛生活的人,他们相互联系,相互排斥,也相互需要。最后,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膜,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团体。

关于荒岛文学中的海岛意象的研究,成果颇多。最为著名的就是魏颖超的《英国荒岛文学》。除此之外,还有李海洋的《乌托邦理想的幻灭一威廉?戈尔丁<蝇王〉评析》,提出荒岛既象征了乌托邦的美好理想,又象征了乌托邦的幻灭;黎月新的《创造人类生存寓言的人物一鲁滨逊》提出海岛象征了原始大自然;苏艳斋的《〈鲁滨逊漂流记〉艺术手法浅谈》和杨春芳的《〈蝇王〉之象征体系探微》,都提出海岛象征了现实社会社会和现实世界,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于静的《蝇王〉:英国荒岛文学的嬗变》,提出海岛是展示人性的一种平台;邵鸾飞的《失火的伊甸园一生态视角下的〈蝇王〉》,提出海岛象征着伊甸园;陈兵和牛振宇的《〈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提出海岛象征了财富。

(二)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主要是众多学者对荒岛文学作品的研究。荒岛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巴兰坦的《珊瑚岛》以及戈尔丁的《蝇王》。其中对《鲁滨逊漂流记》和《蝇王》的研究最多。因为这两本书都是荒岛文学的最高价值体现,同时又代表了荒岛文学的两个端点一传统与现代:前者以荒岛为场景来展开,讲述流亡者在岛上的探险、生存,然后获救,荒岛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而后者将荒岛作为一个创作背景,展示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