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VIP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积累文言文词汇。

3.学习本文善于设喻,能以生活中常见之事,阐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领会“人和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5.了解《孟子》文章在说理方面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思想,启迪学生认识“人和”的重要性。

2.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语言简练的特点。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间的联系。

2.“人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语气、语调、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2.设疑与点拨相结合法。本单元要求“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据此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从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启发式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讨论、问答、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人和”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4.当堂背诵法。本文文意浅显,语言简练,应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当堂成诵。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卡片、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说课稿(打印稿)及教学过程的流程设计。

六、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出示多媒体)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行仁政;游齐、楚,说他们不行义政;到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和齐宣王讲王道,不谈霸道。孟子的思想体系是庞大的,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孟子》七篇传世,《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儒家经典。现存《孟子》有东汉赵岐作注,南宋朱熹作《孟子集注》。

(2)关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著。《孟子》全书7篇,《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儒家经典。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研习的核心内容。该书文章短小精悍,善于用比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启发性。《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都是《孟子》中的名篇。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关资料:本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意思是靠施行仁政的人只得到少数人的帮助;而靠施行人道主义政策的人却得到广大人民的全力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论述了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一重要道理。“得道多助”即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要求,“人和,“得道”;“失道即违背人民大众的利益,“失道”,“寡助。这种认识和主张,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这一论断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本文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然后推理做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后联系实际“环而攻之而不胜”,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论点。本文先破后立,对比强烈,“人和“得道”合乎正义的一方“多助,行仁政能施天下人以“仁”,因而必然能得到天下人(指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人和“失道”的一方则“寡助,施天下以“暴”,则民不助,也是必然的了。对比之下,水到渠成的推出了文章的主题。另外本文的“人和的思想具有可辩性,可联系历史或现实来谈。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标出停顿、重音)。

(3)学生再读,注意句子的停顿和重音。

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2.小组内互相纠正翻译,全班交流。

3.指名翻译全文。

4.归纳整理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小黑板出示):

三、实词

(1)天时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3)域民(限制百姓)

(4)固国(巩固国防)

(5)国环(国防)

(6)兵革(国防)

(7)草木茂盛(草木丰茂)

四、虚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