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VIP

【初中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作者:闻一多

导入新课

在我们上学期学的《谈骨气》中,作者的第三个例子就是闻一多对敌人的手枪拍案而起,体现了中国人威武不能屈的骨气,闻一多拍案而起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词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闻一多同志在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闻一多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把握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爱国民主运动。为镇压人民的行动,国民党当局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而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的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拍案而起,发表了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演讲。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了。这篇课文就是这次演讲的记录整理稿。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倡导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著有新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等。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文体知识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字词读音

屠杀()诬蔑()籍贯()

捶击()挑拨离间()蛮横()

赋予()

miè

chuí

tiǎo

hènɡ

词语解释

恐怖:

赋予:

发扬:

毒手:

热烈:

偷偷摸摸:

光明正大:

挑拨离间

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情绪高昂,兴奋激动。

状态词。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

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高度赞扬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揭露了其虚伪的本性。

整体感知

1、细读课文,把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4—5):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本质,指出人民必胜,光明就在眼前。

第三部分(6—12):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整体感知

2、课文第④、⑤段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分别指谁?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他们”“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作者用不断变化的人称表达不同的情感。用“他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用“你们”,变成直接对反动派的揭露、痛斥,表现讲演者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用“我们”,表示讲演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战斗感情。

整体感知

3、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整体感知

4、闻一多先生从哪几个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

李公朴先生无罪却遭毒手,国民党反动派不敢光明正大地杀,只会偷偷摸摸地暗杀,国民党反动派杀了人还推脱罪责,造谣诬蔑。

整体感知

5、这篇讲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篇讲演表达了作者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他对李公朴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进行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课文赏析(一)

为什么要打要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