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痈中医外科医案病案验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脐痈

一概述

脐痈是生于脐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初起脐部微肿,渐大如瓜,溃后脓稠无臭则易敛,脓水臭秽则成漏。相当于西医的脐炎,或脐肠管异常、脐尿管异常继发感染。

二病因病机

多先有脐部湿疮出水,复因瘙痒染毒;或先天脐部发育不良,又有心脾湿热,下移于小肠,致使火毒结聚脐部,血凝毒滞而成。若日久不愈,可致心脾两伤,气血耗损,余毒难尽,而成脐漏。

三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发病前往往有脐孔湿疮病史,或脐孔曾有排出尿液或粪便史。初起脐部微痛微肿,皮色或红或白,渐渐肿大如瓜,或高突如铃,根盘较大,触痛明显,或绕脐而生。酿脓时可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溃后若脓水稠厚无臭味者易敛;若脓出臭秽,或夹有粪块物质,脐孔正中下方触及条状硬结者,往往形成脐漏,日久不易收口。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对久不收口者,应做漏管造影以明确诊断。

四治疗原则与调护要点

L治以清火利湿解毒为基本原则,对溃膜成漏者应考虑手术治疗。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勿用手抓弄脐窝。

.积极治疗脐部先天性疾病。

五验案赏析

【验案1】

刘某,女,32岁。2007年10月29日初诊。

主诉:脐部流水不愈6年余。

现病史:患者6年前妊娠后出现脐部疼痛红肿,时有水样分泌物流出。就诊于某医院,给予局部敷药,并给予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但不久后复发,此后6年时常复发,抗生素治疗已无效。现脐部疼痛流水,伴面部瘗疮,双腿瘙痒。

查体:脐部皮肤不红,有黄色分泌物流出,有腥臭味,伴面部座疮。舌红有齿痕,苔滑白,脉细滑。

诊断:脐痈(湿热内侵)。

治则:清热除湿、消痈排脓。

处方:惹及:仁、白鲜皮、土茯苓各30g,连翘25g,败酱草20g,乌梅、蒲公英、野菊花、枳壳、煨牡蛎、生甘草各15g,牡丹皮、苍术、黄柏各12g,制附子6g,大黄4g。每天1齐I」,水煎服。

二诊:服药4剂后脐部已不流水,疮面干净,且面部座疮减轻,天冷时双腿瘙痒减缓,自觉胃灼热,口干舌燥,舌尖红、苔深黄,脉细滑。考虑患者疮部已不流水,湿毒之势已衰,故减蒲公英、菊花以减解毒之力;又患者出现胃灼热、口干舌燥、舌尖红等心火上炎之症,故在清热除湿的基础上加导赤散以清心火。处方:土茯苓、赤小豆、白鲜皮各30g,连翘、生甘草各25g,生地黄20g,惹饮仁、败酱草、乌梅、淡竹叶各15g,牡丹皮、苍术、黄柏各12g,通草8g,大黄5g,灯心草3g。每天1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7剂后脐痈痊愈,诸症均除,面部皮疹减轻。

(李晓东)

【验案2】

张某,女,30岁。2008年11月29日初诊。

主诉:脐部流水不愈两年余。

现病史:患者两年前妊娠后肚脐红肿、流水味腥,伴瘙痒,就诊于某医院,给予局部敷药,并给予抗生素输液治疗,此后时断时续,输液后好转,停药1?2周内则又复发。拟寻求中医治疗来诊。现脐部流水疼痛,瘙痒,伴口苦口干,腰酸痛,时觉少腹坠痛。

查体:脐部红肿,流水不止,色稍黄,气味腥,周围痛痒。舌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脐痈(湿热侵淫)。

治则:清热除湿,消痈排脓。

处方:草薜30g,白鲜皮、麦冬各25g,白术、煨牡蛎、汉防己、石菖蒲、茯苓各20g,意饮仁、败酱草各18g,苍术、苍耳子、陈皮、蒲公英、柴胡各15g,黄苓12g,龙胆草、露蜂房各8g,附子2g。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半月后肚脐已不流水,疮面微有异味,大便不干,外阴瘙痒,口干口苦,出现口腔溃疡。舌红、苔薄黄,脉弦。考虑患者出现口疮,此为心胃之火,故加用甘草泻心汤以泻心胃之火。处方:白鲜皮、生甘草各25g,苦参、百部、防己各20g,蒲公英、烟牡蛎、惹瑟仁、败酱草、苍术、蚕砂、生蒲黄、六一散各15g,黄苓、苍耳子各12g,龙胆草、露蜂房各8g,黄连6g,硼砂5g,附子2g。每天1齐(J,水煎服。

三诊:服药7天后脐部已不流水,疮部干净无瘙痒,已痊愈,口腔溃疡愈合,外阴已不瘙痒,口苦口干已消失,诸症均除。

(李晓东)

【验案3】

赵某,女,28岁。2010年11月29日初诊。

主诉:脐部红肿渗液数日。

现病史:患者妊娠后感染出现肚脐渗液,略红肿,时断时续,瘙痒,口苦、口干,腰酸痛,时而有少腹痛。

查体:脐部略红肿,渗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脐痈(气虚湿热、火毒下移)。

治则:益气祛湿,清热解毒排脓。

处方:意松仁20g,附子6g,败酱草15g,白鲜皮25g,苍术15g,苍耳子15g,麦冬25g,煨牡蛎20g,苦参20g,蒲公英15g,柴胡15g,黄苓12g,胆南星8g,黄黄12g,蜂房8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4剂后肚脐已不渗液,微有异味,大便不干,外阴瘙痒,口干口苦,近日腰酸痛,白带量少,二便可,纳可,寐可,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慧松仁15g,(制)附子6g,败酱草15g,苦参20g,

文档评论(0)

182****66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06705700005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