疖病中医外科医案病案验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病

一概述

拜病是指多个拜在一定部位或散在身体各处反复发作的一种疾患,其发病特点为病变此起彼伏,缠绵难愈,但每个病灶往往肿势局限,范围较小,突起根浅,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发于颈后发际处的称为发际疮,发于臀部的称为坐板疮。西医学认为,河病系一种急慢性化脓性毛囊和毛囊周围的感染,其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皮肤损伤有利于细菌的侵入繁殖,血糖过高、皮脂腺分泌旺盛也可成为其诱因。止匕外,饮食不节、营养不良和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功能降低,都会发生本病。

二病因病机

体质壮实者,由于素体阳盛,化火化毒;体质虚弱者,由于皮毛不固,外邪容易侵袭肌肤,若伴消渴、习惯性便秘等慢性疾病阴虚内热者,或脾虚便澹者,更易染毒发病,并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三诊断要点

L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颈后发际、背部、臀部。儿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疗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2.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可进行血常规、血糖、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检测。

四治疗原则与调护要点

1.痒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并施,应坚持治疗以减少复发。

2,少食辛辣炙燃助火之物及肥甘厚腻之品,患拜时忌食鱼腥发物,保持大便通畅。

.对伴消渴病等慢性病者,必须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体虚者应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验案赏析

【验案11

孙某,女,45岁。2009年10月12日初诊。

主诉:背部结块反复发作1个月。

病史:背部结块多达10余个,一直口服头胞类抗生素,但仍此愈彼起,伴红肿疼痛,口干唇燥。既往糖尿病史5年余,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

查体:患者身体偏胖,多汗,情绪急躁,背部结块10余处,有两处结块直径约2cm,周边红肿,可见脓头,其余肿块较小,无明显红肿。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血糖:13.4mmol/L。

诊断:疝病(体虚毒恋,阴虚内热)。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处方:金银花25g,连翘15g,防风10g,白芷10g,当归15g,陈皮20g,穿山甲5g,天花粉20g,乳香、没药各10g,玄参10g,生地25g,麦冬15g。

上方水煎,取汁300mL,每日2次,口服,每次100mL。结块较大处外敷油调膏(黄柏、煨石膏),每日换药1次。嘱患者停服抗生素,严格控制饮食,并于内分泌科就诊,指导胰岛素应用。

二诊(10月18日):患者情绪平稳,背部结块红肿消失,少量脓汁,自测餐后血糖8?10mmol/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上方去山甲、玄参、麦冬、连翘,加黄芭20g,继服6剂后,诸症消退而获愈。

(李大勇)

【验案2】

王某,男,56岁。1999年9月初诊。

主诉:周身多发结块肿痛2个月。

病史:于1999年7月发现面部长出多个舟刖L大如绿豆,顶小根硬,经用青霉素治疗而愈。

至9月后,头颈、背部又长出多个疝肿,再用中西医治疗,效不显著。

查体:患者面色萎黄,项背部多发肿块,左腋窝有一直径约2cm的肿块,色红根硬,顶部有白色脓头。苔白微腻,脉细无力。

诊断:拜病(阴血亏虚、脉络瘀滞、毒邪内蕴)。

治则:养血通络,清热托毒。

处方:当归15g,赤芍、穿山甲、皂角刺各12g,熟地黄20g,丝瓜络3g,生黄黄30g,慧段:仁20go

上方水煎,分2次口服。服3剂后,项部痛肿明显变小,左腋窝舟脓已畅出。药已中的,继用上方6齐I」,腋窝打肿渐趋愈合,未再复发。

(张翠月)

【验案3】

陆某,男,42岁。1999年4月初诊。

主诉:两臀部反复发生病肿22年。

病史:患者体胖,臀、腿部皮肤潮湿易汗,臀部舟肿多发,常此愈彼又起,缠绵不断,每次发作均半个月至20多天,经治能有1个多月不发,但最多不超过两个月,久治欠效。近日右臀部拜肿新起已两天。

查体:右臀部舟肿多处,最大者根脚约2cmX3cm,皮色暗红,压痛明显,按压波动感不明显,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不发热。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血常规:白细胞8.7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8%。

诊断:痒病(湿热互结)。

治则:清利湿热,透脓截疮。

处方:内服槟附透湿汤:黄芭、皂角刺各30g,泽泻、车前子(包)、碧玉散(包)各15g,槟榔、当归、川茸、黄苓、桅子各10g,穿山甲(先煎)、制附子(先煎)、龙胆草、柴胡各5go外敷神效千槌膏(《医宗金鉴》方)。

每日1齐I」,分3次服。治疗2天后脓成,排脓后仍敷神效千槌膏,3天完功。在此期间,用肿附近又有1小舟起而即溃,向愈。连服槟附透湿汤7剂后接服刺五加片33天。随访1年余,臀部未有拜肿再起。

(林寿江)

【验案4】

王某,男,27岁。1996年6月14日初诊。

主诉:头面、颈后遍发舟肿,反复发作4年余。

查体:头面、项后

文档评论(0)

贤阅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在线教育信息咨询,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在线期刊论文指导

认证主体成都贤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68KRKR6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