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骑楼城简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梧州骑楼城简史

骑楼城的简史:

骑楼是大英帝国殖民主义的副产品,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由英

国人首先建造。随着殖民化的扩大,19世纪末,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国开始出现骑楼建筑。骑楼是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而设计

建造。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

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

骑楼是我国南方许多古老城市发展过程的一个印迹,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

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城市的骑楼逐渐消失了。庆幸的是在广西梧州市,原有的

商业骑楼街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

骑楼城的起源:

梧州是西江、浔江和桂江三江汇合处,广西784条河、80以上%的水流经梧

州,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西江水文化。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

逐渐发展成为珠江流域著名的商埠,骑楼建筑开始在梧州兴起。。

梧州大规模建骑楼源于1924年底的一场大火。1924年,北门外珠投岭24号

商铺失火,时值东北风大作,火势蔓延入城烧毁4709间商铺,烧去全市7/10

主要房屋。广西省绥靖会办黄绍竑认为这次火灾如此惨烈,除风高物燥之外,街

道狭窄,施救不便,亦是个很大的原因。因此,他提议把全市街道加宽,火烧区

域如此,其它区域也一律重新改造。赞成者均自动照办,不愿意的就派兵强制

执行。因此梧州市商埠局决定“拆城筑路,挖山填塘”,将五门和城墙全部拆

除,扩大城区面积,用城砖筑地下水渠、铺砌街道马路,街市规格参照广州(这

也是梧州为什么有“小广州”之称的原因之一,广州人到梧州,如同回到家、

倍感亲切)。原来的坊式房逐渐被骑楼取代,在河东老城区留下连绵成片的骑楼

群。骑楼街士贾云集,最风光时街上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造就了上万富商,

人称“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

中国骑楼博物城:

梧州骑楼城位于河东老城区,基本上保留原始风貌的22条骑楼长街上,共

有560座中外经典设计的骑楼。骑楼面积之大、长度之长、范围之集中、保存

之完整,在我们国内是罕见的,所以梧州骑楼城被称之为中国骑楼博物馆。现

有梧州市骑楼城-龙母庙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走在骑楼下烈日晒

不着,雨水淋不到,很人性化,也很有特色。(展示图片10张)

骑楼建筑艺术:

梧州地处岭南,北回归线经过其间,旧时为了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

涝的气候特点,梧州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主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

合一。

由于梧州是广西最早的港口开放城市,受外来经济文化影响大,所以骑楼的西

化痕迹也较浓,如罗马柱、圆拱形窗、穹雕、铁栏观景阳台等等,都是典型的

西方建筑语言。中西文化在骑楼上水乳交融、和谐共存,凝聚着历史的沧桑,

至今仍散发着文化的魅力。(图)

在骑楼博物城,随处可见墙面上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灰雕艺术。在大南路

骑楼城墙上,一幅浮雕为“连年有余”,莲池下面游着两只鲤鱼;另一幅浮雕

展示的是一棵松树下有四只白鹤,其寓意为“松鹤长春”;有寓意为“平平安

安”的宝瓶,等等。(图)

在这里,梧州骑楼最大的特色是水门和铁环。

梧州是西江、浔江和桂江三江汇合处,广西784

条河、以上的水流经梧州,由此产生了独

80%

具特色的西江水文化。沿街骑楼二层普遍设有水

门,那是为备洪水上街的时候,楼上方便居民出

入用的,可以在水门放下竹篮向沿街巡游的售货

小艇购买生活必需品;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

各一只,为洪水时栓泊船艇系缆绳用的。过去,

洪水上街时,市民并不惊慌。水到门口,垫几块

砖,继续做生意、打牌、摸麻将。水到二楼时,

市民将船系在铁环,也是从容不迫地经水门上下

船进出。(图)

梧州骑楼建筑特色:(由于时间关系和缺乏图片讲解,我们就看一下)

梧州骑楼是开埠的产物。因此西方建筑理论和建筑风格对梧州的建筑设计

产生影响。梧州建筑主要有四个风格:1、仿巴洛克式。这种形式在东南亚和我

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使用。2、混合式。这种形式骑楼建筑风格不明显,

建筑造型和立面装饰兼有多种风格。3、中国传统式。这种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

南方传统居民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

上并排开着两只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4、现代式。这种骑楼一般建于上

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

骑楼城的标志性建筑:

1.海关旧址

位于梧州地委大

文档评论(0)

文库垃圾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这个人很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