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第二总体设计部(简称二部)创建于1958年10
月8日,是我国组建最早的从事尖端科学技术与研制的单位。经过
50余年发展,二部已成为我国空天防御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部,
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生产单位和空天防御事业发展
的领军单位。二部科技力量雄厚,装备总体设计、制导控制、指挥控
制、系统仿真等专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二部集中了系统工程设计、
制导控制、通信、计算机软硬件、光电、仿真、自动化测试、结构强
度等专业的高科技研发力量,在导弹武器系统研制中起着总体设计、
总体协调、技术抓总的关键作用。
联系电话:010-通信地址:北京142信箱30分箱人力资源处邮
编: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组建于1958年,是航天系统地面雷达中
心骨干研究所。从上世纪击落U2间谍机而震动国际的“红旗二号”,
到2008年为神舟七号跟踪定位的“回收一号”等诸多产品,都出自
二十三所。先后共获得42项国家级成果奖,400多项部级科技进步
奖,其中最高级的奖励有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
奖2项、一等奖1项。
联系电话:010-通信地址:北京142信箱203分箱26号人力资
源处邮编: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创建于1965年10月。在主要从事的雷
达、红外光学测量技术、遥测、遥控、遥感和通信技术领域中具有较
强的优势。二十五所现有在职职工1000余人,在600多名科技人员
和管理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300余名,具有高级技
术职务的人员180余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0余名。主要专业包括
无线电工程及红外光学系统工程总体技术,无线电接受与发射技术,
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馈系统与天线罩技术,通信
工程技术,模块电源技术,特种器件与微组装技术,结构设计及制造
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是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红外成像技术国家
级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联系电话:010-通信地址:北京市142信箱205分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Ο一所(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是航
天科工集团公司元器件可靠性中心。主要承担元器件复验、筛选,破
坏性物理分析(DPA)及失效分析,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材料理化分
析,无损检测,安防工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先后通过了国家实
验室、国防试验室、总装军用试验室等认可,成为国内资质最全的实
验室之一。服务领域涉及航天、航空、核工业等军工集团,中国移动、
摩托罗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内各大科研教育机构等。二Ο一所拥
有260余台套设备、2万余平米试验厂房面积,是行业内一流的可靠
性专业研究所。
联系电话:010-通信地址:北京市142信箱23分箱邮编: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三所是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
设有计量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航天电磁兼容检测中心,航
天科工集团二院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军用电
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计量机构,是国家、国防、军队检测/校准/
计量认可实验室;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从
事微波、无线电、电磁兼容、时间频率、电学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
量值传递;航天石英晶体元器件、频率合成器、原子频标,型号专用
和通用自动测试/诊断/校准设备及信号模拟器、雷达接收机等无线电
产品的研制、生产。
联系电话:010-通信地址:北京142信箱408分箱邮编: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六所组建于1970年7月,是集机、电、液一
体化的高科技、综合性工程技术研究所,是地(舰)面设备总体研究
所,承担着地(舰)面设备和弹上舵机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
保障任务。二〇六所专业配套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同时也是国家教
委认定的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现已形成了以
地面设备总体技术、发射技术、发射控制技术、伺服控制技术、电源
及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技术,以液压技术、运输装填转载技术、保调
温技术、定位定向技术、伪装隐身防护技术、车辆技术为重点技术,
以三化技术、可靠性技术及相关技术、多学科仿真及虚拟试验技术、
自动化测试测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