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俸禄制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

中国古代的俸禄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在战国之前,由于当时是贵族社会,士大夫阶层都是采取世袭制,没有后世意义上的官员,因此也没有俸禄制度。这个阶段主要是采取分封制,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私人领地,他们在自己的领土上具有一定的政治统治力,并且代代世袭,领土内的一切资源除进贡之外都由他们自由支配。这种体制也被称为“世卿世禄制”。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君主专制制度开始萌芽。在战国至秦朝时期,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计发给粟米。至西汉时期,官吏俸禄开始正规化,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每斛120斤),按月发给粟米。共有16等,万石官月俸350斛,百石官只有16斛。县令为千石至六百石官,每月90~70斛;县长为四百石至三百石官,每月50~40斛。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俸禄由两汉钱谷各半,改为帛、粟、钱各占1/3。隋代官俸又恢复以粟米计算,分春秋两季发给,俸禄级别为18等。唐朝时期,官员的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

从唐朝中期开始至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主要以货币形式发放。明代官俸构成主要是米、钞、钱三项。清朝官员的俸禄分为“本俸”和“恩俸”两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俸禄制度经历了从世卿世禄制到以粮食为主、再到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找老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前沿科技的解答和创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