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无门关》中的名言名句
《无门关》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迪的佛教文献,其中蕴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以下是我挑选的一些名言名句,并为您展开阐述。
1.“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出自《无门关》第一章,是佛教中的经典教诲。它告诫我们一切的事物都是虚幻的,世间的一切都是瞬息即逝的,我们应当用这种观念去看待世界,放下贪婪和执着,寻求内心的安定与平静。
2.“至诚无息,虚心待物。”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应该怀着至诚之心对待一切事物。只有将自己的心完全放空,虚心面对世界,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真相,摆脱烦恼和執著。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是没有任何形态和固定的,我们只是被形态所困扰。菩提本身没有树,明镜也没有台,本来没有任何事物是具有固定实体的。所以,我们不应在物质的诱惑中迷失自己,而是应当将心放空,不受外界干扰,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自由。
4.“修行无期限,知见无边际。”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会有终点。人的智慧也没有界限,只要继续努力修行和努力学习,我们的智慧就会不断增长。
5.“若将心比心,无一物可得。”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无法通过比较来获得什么东西。每个人的心境和感受都是独特的,无法用外在的标准去衡量和比较。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强加给别人。
6.“忘言忘字忘观行,方见如来。”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忘记文字和忘记思维的束缚。只有达到彻底的超脱,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领悟如来的境界。
7.“不坐禅,无法证佛性。”
这句话强调了坐禅对证悟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静心,用心来观察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才能洞悉自己的内心,从而证悟佛性。
8.“放下执著,才能解脱。”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执著于一些事物时,我们会因此而受到束缚。只有放下执著,将心境放空,我们才能从繁琐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9.“一念迷,万劫难解;一念悟,万劫难逃。”
这句话强调了心念的重要性。如果心念困住在无明中,我们将永远无法解脱。但如果我们有了觉悟的一念,我们就能够超越轮回,获得解脱。
10.“漂泊不是因为没有目的地,而是内心没有归宿。”
这句话告诉我们漂泊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的内心无法找到安身之所。只有当我们找到了内心的归宿,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停止漂泊,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无门关》中充满智慧的名言名句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和启迪。它们教导我们看待世间万物的虚幻性,提醒我们摆脱贪婪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它们也告诉我们通过修行和学习,我们的智慧将会不断增长,我们能够超越轮回,获得解脱和归宿。希望这些名言名句能够给您带来思考和启迪,指引您走向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境地。在《无门关》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充满了智慧和启示,对于我们的修行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将继续选取一些名言名句,并为您展开阐述,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11.“世人以为山水之为美,犹言菩提异亦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的美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就像山水的美丽因观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菩提境界的美丽和珍贵也因修行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我们不应将自己的修行与他人的修行相比较,要抛弃执著,寻找自己独特的菩提之路。
12.“无论见有佛或有众生,悉是我那伏藏修行。”
这句话强调了佛性的普遍性。无论是见到佛还是见到众生,都是我们自己修行时所具备的境界。无论是被尊重和敬拜,还是受到轻蔑和嘲笑,我们都应以平等和包容的心态对待,认识到一切众生都具有菩提的潜能。
13.“请问亲,你心中凡是,从何所来?”
这句话是一个问答,它引导我们探究世界的起源和本源。它提醒我们,在寻找事物的本质时,要更多地关注内心,而不是纠缠于外在的形态和外界的因果关系。
14.“只坐即是庄严,只诵即是放养。”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的道路可以有多种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坐禅还是诵经,都能够帮助我们回归内心,接触到本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形式。
15.“不可执念,不可执非念。”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行的一个关键是放下执著,不要执着于任何一种思维或观念。无论是著念还是非念,都是迷惑的根源。我们应该放空心念,不受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干扰,找回本来的清明和平静。
16.“动静皆真如,生死本无边。”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生也好,死也好,都是如庄严的本性。我们应该接受一切的变化,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以平等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不受任何因果力量的束缚。
17.“明处切不可住,暗处切不可忘。”
这句话告诫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保持觉知和警觉。无论是在明处还是在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