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团
体
标
准
《
桑
园
碳
汇
核
算
方
法
》
编
制
说
明
2
0
2
4
年
2
月
《桑园碳汇核算方法》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政府的重要议题和难
题,《京都议定书》第3.4款明确规定:世界各国可以通过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来抵
消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噩。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非常强的固碳潜力,尤其是森林生态系
统。其中,桑树生长迅速、生物产量高、功用多元化、产业链完善,是中国南方地区兼具
农业生产和林业发展双重特征的主要造林植物。中国桑园分布千20个省(区、市),其中
广西、四川、云南、陕西、重庆5地的桑园面积超过33333hm2,占全国的比重达67.6%。近
年来,中西部部分省份桑树栽植力度加大,如贵州、四川、江西等10个地区的桑园面积较
2018年有所增长,其中贵州的增长速率高达39.9%。不同千其他森林植被,以剪伐为主的
桑园利用模式决定了桑树的碳储量长期保持在1~2年的幼嫩新梢中。这就意味着整个桑树
的固碳速率长期保持在一个近似千幼龄林的状态。故而沿用森林经营中林木固碳分为幼龄、
中龄、成熟和过成熟等生长阶段的估算方法,将会低估桑园的碳汇贡献。并且,森林生态
系统储量计量指南还未考虑桑叶收获年和收获量的问题,不能全面地反应桑园的累积碳汇
贡献。桑园碳汇评估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碳评估市场的逐渐壮大,制定标准化的适用千桑园生态系统的碳汇计量指南迫在眉睫。
如何标准化评估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利用方式下桑园生态系统碳汇效应是当前未来桑园生态
价值评估的基础。在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体系,
CARS—18)的资助下,本标准以上述问题为导向,制定了标准化的适用千桑园生态系统的
碳汇计量指南,即为本方法。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依据
1、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进行起草。
2、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在编制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
性。
二、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
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技术审核,批准《桑园碳汇核算方法》团
体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