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的病人护理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管切开的病人护理

CATALOGUE目录气管切开术基本概念与适应症术后生理变化与并发症风险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要点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计划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气管切开术基本概念与适应症

定义气管切开术是一种通过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气管切开术定义及目的

喉梗阻、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预防性气管切开、取气管异物以及颈部外伤者。适应症严重呼吸循环障碍、严重休克、未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不能耐受手术者。禁忌症适应症与禁忌症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手术方法:常规气管切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以及环甲膜切开术。操作步骤: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沿颈前正中上自甲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以1%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对于昏迷,危重或窒息患者,若病人已无知觉也可不予麻醉。采用纵切口,自甲状软骨下缘至接近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气管前组织用止血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切断扎牢,以便暴露气管。分离过程中,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探查环状软骨及气管,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确定气管后,一般于第2~4气管环处,用尖刀片自下向上挑开2个气管环(切开4~5环者为低位气管切开术),刀尖勿插入过深,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和食管前壁,引起气管食管瘘。可在气管前壁上切除部分软骨环,以防切口过小,放管时将气管壁压进气管内,造成气管狭窄。插入气管套管以弯钳或气管切口扩张器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适合,带有管蕊的气管套管,插入外管后,立即取出管蕊,放入内管,吸净分泌物,并检查有无出血。如无出血,则将外套管两侧的两根系带,分别系于颈部两侧的皮肤上(注意松紧度要适当),固定套管以防脱出。缝合伤口套管以上的伤口可缝合1~2针,套管以下的伤口不予缝合,以免引起皮下气肿。最后用一块开口纱布垫于伤口与套管之间。

02术后生理变化与并发症风险

呼吸道生理变化呼吸道干燥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容易导致呼吸道干燥,影响呼吸功能。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手术刺激和术后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需要及时清理。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气管切开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易于侵入,增加感染风险。

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肺部感染手术后气道疤痕形成、肉芽组织增生等因素可能导致气道狭窄,影响呼吸功能。气道狭窄手术部位血管损伤或术后咳嗽等原因可能导致出血,需要及时处理。出血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保持呼吸道湿润定期为病人进行雾化吸入、气道湿化等护理操作,保持呼吸道湿润。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期为病人吸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感染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戴口罩等感染防控措施,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同时,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体温、咳嗽等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出血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止血等急救措施。

03气管切开病人护理要点

通过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等方式,保持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湿化气道吸痰护理体位引流根据病人情况定时吸痰,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通过改变病人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030201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论述

每日清洁气管切开处皮肤,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切口清洁定期对气管内套管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滋生。消毒处理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空气和地面,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和消毒操作规范

疼痛管理和舒适度提升举措定期评估病人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病人疼痛。关注病人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提供舒适的体位和卧具,提高病人舒适度。疼痛评估镇痛药物使用心理护理提高舒适度

04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需求计算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营养状况评估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包括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情况。营养补充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支持等。营养需求评估及补充方案制定

多样化食物选择建议病人选择多种食物,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以确保摄入各种营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