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他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定
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并能总结
其运用的规律。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感受集记叙、
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和自然流畅、挥洒自如
的文笔。;苏轼(1037—1101),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巨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
;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写作背景;听范读,正字音;彭蠡;首段摆出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两个推测,并据此质疑,为后文与苏迈实地考察张本。
第二段记述元丰七年六月的一次夜游考察经历,推测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乃是当中流、中空而多窍的大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如奏乐之声。
第三段议论,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自主翻译第一段,并将标红字词翻译写到书上。;第一段;译文:《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靠近深水潭,微风掀起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译文: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译文: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译文: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敲打能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定语后置句: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③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种树郭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Y_T 3083-2017农用微生物浓缩制剂.pdf
- 2025年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音乐节安保及安检服务安全检查工作方案.docx VIP
- 环境统计学绪论.ppt VIP
- 2025-2030中国数据中心(IDC)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牡丹江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答案 .pdf VIP
- 人工智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课件教案.pptx VIP
-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解10 (5).ppt VIP
- 液化石油气库站工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