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pptx

高中语文课件: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永州一中胡艳菊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2.分析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和技巧,赏析烛之武的形象。3.学习文章善用伏笔、曲折有致、详略得当的叙事技巧。4.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卷帙浩繁,难以数计。古代人将古籍按照内容区分为四大部类,即经、史、子、集。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史传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是其中优秀的篇章。它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后人反复品读和学习。这节课,走入史传作品的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别名是《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史书体例我国古代史书主要有以下六种体例:体例特点示例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司马光《资治通鉴》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兼有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点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烛之武退秦师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写作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写作背景秦军晋军函陵氾南秦晋围郑形势图晋秦郑整体感知秦晋围郑开端(1)烛之武退秦师发展(2)临危受命劝退秦师高潮(3)秦晋退兵结局(4)晋侯、秦伯:晋文公、秦穆公。五级爵位制。以:因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于:对无礼于晋:于晋无礼。译读经典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贰,从属二主。数→动军:驻扎。名词→动词九月甲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介绍背景——晋秦围郑。开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若:如果。使:派“言于郑伯”相当于“于郑伯言”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之:代词,他。师:军队。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