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2年自考00223中国法制史核心考点资料
第一章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与夏朝的法律制度
【单选】氏族社会晚期,应运而生了经常性的威慑、处罚和镇压的暴力手段,即刑。
【简答】中国法起源的主要特征。
夏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习惯转变为奴隶社会的法律,使得中国法的起源具有如下特色:
(1)法律以氏族血缘为纽带;
(2)法律内容上以刑事法制为主;
(3)法律具有早熟性。
中国法起源的这些特色因素在中国法的形成中交互作用,并决定了日后中华法系的形成。
【单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
【简答】《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后人大多将《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
以禹命名,一方面是禹的后继者为了纪念大禹;另一方面,也表明该法是继承大禹时期的有关
规定制定而成。由于年代久远,《禹刑》是否是一部成文法目前尚无定论,其具体内容现也无
法详考。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大体可知夏朝已初步形成奴隶制五刑,并有一些罪名及定罪量刑
的基本原则。
【多选】“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刑、劓刑、膑刑、宫刑、大辟。
【单选】夏朝中央最高司法长官为“大理”。
第二节商朝的法律制度
【单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朝代是商朝。
【简答】商朝的刑罚制度。
(1)商朝全面继承了夏朝的五刑体系,但处罚的方式较为多样,从甲骨文资料中可以看出当
时的死刑有活埋、沉水、火焚等形式,有一定随意性,未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刑罚制度。
(2)商朝还有炮烙、剖心、醢、脯等酷刑。
(3从殷墟和其他商朝陵墓及坟墓的遗址发掘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人祭、人殉现象,表现商朝盛
行“人祭”“人殉”。
【单选】在商代的继承制度上,继承的对象主要是爵位。
【名词解释】内服、外服:商朝实行“内服”、“外服”制,商王所在的地方称为“内服”,由
商王直接管辖;“外服”为诸侯王、卿大夫及士的封地,他们在各自的封地内,有一定的自主
权。
【多选】商朝的审判制度可以概括为“天罚”“神判”。
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论述】“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
(1)西周统治者深刻地体会到,天命是会转移的,天不会永远眷顾某一族姓,神的意旨或自
然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总是选择能够为民做主的统治者。从夏、商相继灭亡的经验教训来
看,西周提出“德”的概念,天命总是归属于有“德”者。
(2)西周的统治者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周人想要保住所受的天命,就必须“王其疾
敬德”“以德配天”。“德”表现于社会生活即“敬天保民”,就是要统治者尊敬上天,同时要时
刻小心翼翼地以高标准的德严格要求自己,要“怀保小民”。标榜“敬天”,最终落实到“保民”
上。“德”表现于法律上即为“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
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定罪量
刑的刑法适用原则,即无论立法、司法都必须崇德,慎重从事,制定法规,任用法官,审理案
件,施用刑罚,不可轻率。与商朝末年的滥用酷刑相比,慎罚的提出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性。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多选】周礼的核心原则是亲亲、尊尊。
【多选】周礼中“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简答、论述】礼与刑的关系。
礼与刑是西周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互为表里,它们的关系体现为三方面:
(1)作用上,礼“禁于将然”,刑“禁于已然”。“礼”侧重于从积极层面进行规范,告诉人们
行为的准则,用道德教化的方法禁恶于未然;“刑”侧重于从消极层面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
通过刑罚镇压的方法,纠正违法行为。
(2)地位上,礼外无法,出礼入刑。一方面,制定和执行“刑”的依据在于“礼”,即礼外无
法,礼是刑的指导;另一方面,“礼”需要以“刑”作为保障,违反了“礼”,就纳入到“刑”
的制裁范围,刑是礼的保障和必须补充。
(3)适用对象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谓“礼不下庶人”,并不是说礼的规范对庶
人没有约束力,应该是说老百姓忙于生产劳动,又不具备贵族的身份和施行各种礼所需要的物
质条件,因而可以不按照贵族的礼仪行事,但作为社会最基本准则的“亲亲”“尊尊”之类的
礼,庶人是一定要遵守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咖啡师职业技能测试卷——咖啡师现场演示与实操.docx VIP
-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8月新生学情调研测试(分班)英语试卷.docx VIP
- 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理ppt.pptx VIP
- 非煤矿山露天采石场主要风险分级表.pdf VIP
- 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护理工作手册.docx VIP
- (最新)(汽车驾驶员(技师)模拟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中铁建设集团公司安全标志牌管理制度.docx VIP
- GB∕T 799-2020 地脚螺栓(可复制版).pdf
- 超薄玻璃掰片机的掰断装置和超薄玻璃掰片机.pdf VIP
- 包容和尊重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