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竹石》优秀教学设-微课教案.pdf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古诗三首 竹石》优秀教学设-微课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统编版

课题名称第四单元10《竹石》

难点名称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知识点本身内容抽象:感悟诗人高尚的情操,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诗

什么难

中咏物的情与诗人情巧妙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这首诗纯写景物,与诗人表达的情感不一致。学生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缺乏。

什么难

因而无法准确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通过理解诗意,抓关键词,感悟诗情。

难点教学方法

2、联系诗人背景,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

感情。

古代伟大的诗人词人大多都委婉含蓄,而托物言志就是一种很委婉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对一些

景物或者景色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诗人词人的志向或意愿。

托物言志的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者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即,个人之“志”依

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了诗人词人的志趣、意愿的寄托者。

这样,诗人词人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的“物”,就会表达得更巧妙、更充分、更富有感

导入

染力。

因此,诗人必须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悉心的

体验,准确地揭示出所咏之物的品性或品行。如“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抒

发谦逊的情怀,“蜡烛”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他所画竹子

和题画诗,大多是借竹缘情,托物言志。

《竹石》就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写的正是生长在岩石缝中的竹子。(有节

奏的朗读古诗,采用“二二三”形式)

一、理解诗意。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

岩之中。

知识讲解(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

(难点突破)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二、悟诗情,扬精神

1、这首诗描写的是竹子,它生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生命力顽强。岩石中的

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2、诗人在诗中,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咬”和“立”,这两个动词,把竹子

赋予人的特点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扎根破岩的姿态,让我们看到了一枝在夹缝中生长的竹子。

哪怕是艰险的生存环境,哪怕是一条小小的缝隙,它都要把根牢牢扎在岩缝里,表达出竹子的坚韧不

拔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后两句诗再进一步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炼与考验。“千”、“万”、“坚劲”、“任尔”

用得传神。正常生长的植物都会经历风吹雨打,而岩石缝里的竹子所经历的磨难远远不止这些。一年

四季的东西南北风,狂风吹、大雨淋、霜冻、雪露、野兽袭击、岩石动摇,对竹子而言是千磨万击,

历经千万次磨炼反而使竹子更加坚韧不拔,因为它知道没有退路,既然选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