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
赏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
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
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第1页共23页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
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
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
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
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
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用“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样一句闲淡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一句闲淡话来写自己胸
中的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法。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言来
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张碧波《辛弃疾词选读》:这首词写得委婉蕴藉,含而不露,
别具一格。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
第2页共23页
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
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
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
个“”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
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
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还缺乏真
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
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
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
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
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
何为“”,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
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
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
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
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
新词强说”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
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
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
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第3页共23页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
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
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
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
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
“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
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
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
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口腔科各岗位职责.pdf
- 某自然风景区营销策划思路提要案(doc 31).pdf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荷浦乡巷口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滨江街道晓霞路(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最新2022届人教版高考英语总复习(练习):专题2第9讲 并列句和状语从句.pdf
- 2023年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义成镇(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十丰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pdf
-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车庙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 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固墙镇三合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