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师说》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导读:《师说》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其全文如下:
【前言】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
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
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
“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
也是对那些中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
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
背弃古道。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
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
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
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
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
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
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
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
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
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
理。《论语·述而》载:“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者也。’”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
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
为师。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需要知道他的生年是比我早
还是比我晚呢?庸,岂,难道。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
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
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3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还。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低于,不及。
18耻学于师:以从师学习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
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
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
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
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句读不明。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
宾语前置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
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音基专题02——中央音乐学院初级音基考试攻略.pdf
-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pdf
-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中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pdf
- 专题4.主谓一致、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解析版)--(2020-2023)三年新高考英语真题+两年模拟.pdf
-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文件.pdf
- 银行业专业人员在线教育商业银行小微金融网络培训证书课程测验考试题目 参考版.pdf
-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真题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2).pdf
- 翻译个人年终工作总结2023年(合集5篇).pdf
-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历史篇期末考试试题 (2).pdf
-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