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 .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人文常识是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组成部分。那么你对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了解

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的内容,提供给

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一、

一、汉朝科技文化

1、张衡:

(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

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唐868年的

《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了本初子午

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

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

体通史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

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

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民主思想萌芽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

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

百科全书”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

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2、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

图尤为有名。

3、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

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常识二、

一、春节

春节又称“过大年”。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晚上叫除夕,大

年夜。除日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

火(点灯守岁)春节是展示民间百俗的综合性大节,既有迎喜纳福、阖家

团聚、娱乐社交的习俗活动,也有祭祀神佛祖先驱邪免灾民俗事象。

二、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元宵有张灯、看灯、

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

三、清明节

清明又称“寒食节”。农家多要上坟祭祖,培土植树。机关、学

校也多在清明前后到烈士陵园扫墓或组织春游。

四、端午节

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家家要吃粽子,农村妇女、小孩有头戴

艾叶,腕系花绳之俗。

五、七夕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也被现代人称作“东

方情人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基础。每年七月初七晚上,

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

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

趣事。

六、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中秋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