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疗法为孩子找回食欲.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饥饿疗法”为宝宝找回食欲

给孩子喂饭就像打仗,而且这仗是越来越难打了!虽然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这可如何是好?别急,不妨试试“饥饿疗法”。

怎么让孩子重新爱上吃饭?

最好的方法就是“饥饿疗法”:等到孩子真正饿时才喂他,并让他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

由于孩子已经对吃饭兴致不足,开始实施饥饿疗法时,孩子即使已经饿了,也不会专心地坚持到吃饱,往往吃到半饱时就开始玩了。这时,家长要注意控制吃饭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后就要停止喂养。等下次吃饭时间到了,再给他吃。当然,很可能孩子还没到下次吃饭时间就已经饿了,闹着要吃的。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心软,要想尽办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玩喜欢的玩具,做喜欢的游戏,甚至可以带孩子外出。这段时间可以给孩子喝些水,但是绝不能给他任何东西吃。等到下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再给孩子喂饭。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吃饭的真正含义

——不吃饱就会饿着。

有一点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用“谁让你平时不好好吃饭,就让你饿着!”这类的话刺激孩子。家长应该作出“装傻”、“同情”或“无奈”的举动,假装帮孩子到处找吃的,或找钱准备出去给他买食物,当然,最终肯定没有找到任何能吃的东西,也没有找到钱去买食物。这样就不会使孩子心里产生对“饥饿疗法”的抵触情绪。

饥饿的刺激能促使孩子明白吃饱的含义,不仅可以改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保证他每次吃到足够的量,保障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养成他集中注意力做事的习惯。

小结

孩子具有良好的进食习惯,才能保证营养素的摄入,使孩子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均衡营养组合+良好进食行为,才能培育出真正健壮的孩子。

饥饿训练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改变孩子不良饮食行为的方法。一定要使孩子自己认识到不集中精力吃饱饭就会挨饿,这样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又将这种饥饿疗法称为“愉快饥饿疗法”。

孩子吃得好才能长得好,为让孩子能多吃一口,家长没少动脑筋。可有时候事与愿违,你越想让他好好吃,他越是对你精心搭配的食物爱答不理的!结果孩子的长势自然不理想。这不,诊室里的这两家人都是为这事来的

丁丁现在9个月。4个月以前主要以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4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半岁前,丁丁的生长发育尚属正常。可是,从6个月到9个月,丁丁体重只增长了0.5千克。据家长介绍,丁丁每天喝600毫升左右的配方奶,还吃3次面条、粥、米粉、鸡蛋羹、菜泥、肉泥等不同辅食。按理说孩子的进食量和营养素的提供应该都不少了,可体重增长却很缓慢,家长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什么病了。

在询问和检查过程中,我见到了这样的情景——只要丁丁稍有不耐烦,家长立即将装有配方奶的奶瓶送入他的嘴里。问其原因,回答令我吃惊——不抓紧一切机会给孩子喂奶,就不能达到每天至少600毫升的目标!原来,家长给孩子规定了每天的进食量,必须完成。可孩子根本

不配合,奶吃到五六十毫升就叼着奶瓶玩;喂饭时,全家人都必须上阵,唱歌、跳舞、做游戏。孩子体重长得越慢,家长就越绞尽脑汁想新的招数,可丁丁体重没见增长,家长却被折磨得要崩溃了。

诊室场景回放镜头

小豆是个1岁半的男孩,非常活跃,连吃饭也不肯安静下来。家长为此想尽了办法:少量多次喂、追着喂、边玩边喂。他们苦恼地说:给孩子喂饭就像打仗,而且这仗是越来越难打了!虽然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无奈,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诊室,寻求解决的办法。

为什么孩子对吃饭没兴趣?

为让自己的宝贝吃得好,长得快,家长什么都舍得:舍得花钱买营养丰富的食品、舍得花时间了解育儿知识、舍得花精力鼓励孩子进食??可最让他们苦恼的是,自己尽心尽力,孩子却不买账!家长虽然能够决定给孩子吃什么、设定进食的时间、选择合适的进食地点和方式,但是孩子却可以选择他们是否愿意吃、每次吃多少。如果你不考虑孩子的选择,那小家伙很可能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反抗。

消极怠慢。就像第一个例子那样,孩子虽然能接受家长的喂养,但

心不在焉。对于吃饭心不在焉的孩子,家长往往就会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式。少量多次喂养会使孩子失去饥饿的刺激,胃酸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孩子丧失对吃饭的兴趣。而且,少量多次喂养还会使孩子失去早期训练注意力集中的机会。

积极抵抗。第二个例子就是典型的积极抵抗。孩子对吃饭根本不感兴趣,而且将吃饭与玩耍混为一谈。在他的小脑袋瓜里,“吃饭”是与唱歌、玩耍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为了使

孩子尽可能多吃些食物,家长绞尽脑汁,变换花样,但得到的不是孩子

孩子尽可能多吃些食物,家长绞尽脑汁,变换花样,但得到的不是孩子

逐渐安稳地接受食物,而是更加排斥进食。如果在孩子玩耍兴致正浓时

给他喂饭,还会造成孩子的厌恶,甚至抵抗,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家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