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闽粤边区客家锡器探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赣闽粤边区客家锡器探考

客家人与锡器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独特的记忆传承赋予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审美品质。客家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魏晋交替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不断侵袭中原,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而相继举族南迁,进入长江及淮河流域等地。后又因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靖康之变等一系列重大事变而逐渐南迁,进入赣、闽、粤交界之地后继续南迁,经过漫长的发展,在吸收当地文化和自身不断发展之后,逐渐形成今天以汉民族为主体具有独特个性的族群。

客家人对于锡器有着独特的情感,赣南地区的锡制品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客家人的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中,同样出现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客家人的锡制品有着独特的审美艺术与精巧的制锡工艺,造型优美的锡器、纷繁复杂的雕饰表达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客家人日常所用的器具或仪式的承载,更是客家人质朴、顽强、勇于开拓精神的象征。客家传统民间手工艺品是客家人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它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客家先辈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在赣南、闽西、粤东客家地区曾经盛极一时的锡器如今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已经逐渐消失,曾经遍布街巷的锡铺和走村串户挑担的制锡工匠已经渐渐消失。但客家锡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符号成为客家人共同的记忆,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艺术审美与人文气质。

《宋史·食货志》对“安南”“虔”等地的冶锡、铸锡活动多有记载。明清时期,“采锡”“制锡”业规模更加繁盛,赣州博物馆内还收藏有清末直径50厘米的大锡锭。客家人为何对锡器情有独钟?客家研究学者张海华的《客家传统制器思想初探》一文中指出:客家先民南迁到达赣闽粤地区之后,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首要目标就是解决日常所需要的生存问题。在当时,获取、加工其他金属开采难度大、制作成本与条件高。锡器相对于其他金属如金、银、铜等更具优质特性。首先,锡金属本身是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早在青铜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用铜和锡制作青铜,纯锡本身无毒,适合日常使用,作为饮具时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功效;其次,锡属于碳族元素,其元素结构紧密,密闭性能好,能够有效地防潮抗酸碱,储茶色不变,盛酒冬暖夏凉;再次,锡是一种质地柔软的金属,熔点较低,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同时能与金、银、铜相融,易于匠人加工制作。

客家锡器的种类

客家人使用锡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客家锡器从功用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日用器具,二是礼器。锡器应用于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茶壶、油壶、水壶、饭碗、茶杯、酒盅等。客家人生礼仪中也常有锡器的出现,如幼儿出生百日办百日酒的时候,客家祖辈往往会为幼儿制作锡制童帽、锡制长命锁;老人过世时用的祭扫用具如锡制酒杯烛台;客家人婚嫁男女双方的聘礼和嫁妆中也有八件套,如茶壶、油壶、烛台、油灯等,另外还有锡制的筷子、储茶的茶罐、插花的花瓶等。在礼器上的应用也同样十分普遍,如传统的祭祖锡制五供——香炉、一对烛台、两个香筒,祭祖用的贡盘、神龛下的酒杯等。锡器浸润在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锡制品在客家文化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江西锡矿的分布和客家制锡的方式

赣闽粤客家地区的锡主要来自于江西、湖南等地。《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虔州南康、大余、于都、安远皆有锡、铅或金等。”《江西通志》卷五记载:“铅山,在铅山县西四里,一名桂阳山,产铅及铜,县因之名。”“有开采过铅、锡矿历史的也有崇义、虔化(宁都)、安远、于都、大余、会昌、南康、上犹东乡、德安十来个县。”锡铅常常相伴而生并具有经纬条带分布的特点,此矿带分布纬度最北就数江西德安彭山地区的锡矿床。近年来在江西南部的会昌县又有大型斑岩型锡矿床被发现。古代主要锡矿如铜绿山、铜官山等著名矿点均沿长江一线分布,客家人的锡矿运输以水路为主,经船运到达各地码头,再由各地商贩运往各地制锡工匠手中。

锡器的制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固定的打锡铺子,一般开设在集镇或者村落的街道;另一种是走村串户的制锡匠人。制作锡器有着其独有的工艺和步骤。福建四堡锡器制作技艺有7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有26代。四堡锡器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南宋末年,四堡枧头村青年吴一郎到杭州其岳父处学习打锡技艺,将学来的锡器制作技艺结合四堡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探索出一套具有浓郁四堡地方特色的锡器制作工艺。明嘉靖、万历年间,四堡乡枧头村人吴一龙因制作的锡器坚固耐用、美观大方,被誉为“能工巧匠,世所罕见”的打锡师傅,被万历皇帝所赏识,赞誉为“锡状元”,四堡遂成为福建有名的锡器之乡。几百年来,打锡匠们农忙的时候务农,农闲时挑担出外,离乡背井,走村串户,以打锡为生。清中叶,四堡有打锡匠500多人。在20世纪,四堡乡仍有近百位打锡人经营于闽赣两省。

锡器制作技艺流程包括:一、熔解与压片。制锡匠人将已经提纯的锡块放置在铁锅中,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