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662—2006
白绒乌骨鸡孵化技术规范
2006-03-10
2006-03-10发布
2006-04-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662-2006
DB35/T662-2006
前 言
白绒乌骨鸡在福建省境内分布颇广,北起沿海的罗源,西至内陆的龙岩均有饲养。主产于福建省的莆田、泉州、厦门一带,在国际上被承认为标准品种。为了保持白绒乌骨鸡优良品种特性,制定白绒乌鸡孵化技术规范,以获得较好的孵化成绩和雏鸡品质。
本综合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00进行。本综合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
本综合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综合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莆田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站、荔城区畜牧兽医站、涵江区畜牧兽医站。
本综合标准主要起草人:占飞豹、陈俊芳、龚以任、方静、刘凤辉、陈爱珠。
范围
白绒乌骨鸡孵化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白绒乌骨鸡孵化场(厅)建筑及卫生要求、种蛋的管理、孵化技术要求、初生雏的处理、孵化统计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白绒乌骨鸡的机器孵化机孵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孵化场(厅)的建筑及卫生要求
孵化场(厅)的设计要求
孵化场必须与种禽场、居民区及其它孵化场所要有1km以上的距离,孵化场(厅)的建筑必须是全封闭单向流程作业的,作业的顺序为:人员消毒→种蛋接收→储蛋→孵化→出雏
→免疫接种、分级→储雏→装箱外运。孵化间与出雏间、储雏室必须相对独立,避免交叉污染。
孵化场(厅)的建筑要求
建筑基本要求
孵化场的地面、屋顶、四周墙体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地面最好用油毡和沥青防潮,然后填20cm保温防潮性能好的煤渣,最后用水泥地面,水泥地面的承载力应大于750kg,地面要有0.5%~1.0%的坡度,便于积水流入门前暗沟。孵化厅的地面排水由孵化机门前排水沟来完成,该沟贯穿整个孵化大厅,沟距机门0.3m~0.5m,宽及沟深为15cm,沟上盖有栅栏状水泥板,并使之与水泥地面相平。墙体要求:外墙厚度应为37cm左右,坚固耐用,外墙内壁光滑、防水密实,内墙可用两面均附有特种塑料层的泡沫板来隔墙。屋顶与孵化机顶之间距离应大于1.5m。
孵化厅内各室的基本要求
孵化厅内各室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孵化厅的基本要求
室 别
温度
相对湿度
通风
其它设备要求
种蛋储存温度
18℃~20℃
65%~70%
排气扇
制冷机、防蝇、防鼠设施
孵 化 间
常温
自然湿度
人感觉舒适有
排气扇
室内CO2含量小于0.5%
出 雏 间
储 雏 室
20℃~28℃
55%~60%
有排风扇设备
防鼠害
孵化场(厅)的供水、供电
孵化场(厅)用水必须清洁、干净,供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并确保用电需要,保证不间断供电。
孵化场(厅)的卫生要求
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每次出雏后要对设备、孵化间、出雏间、储雏室及周围环境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孵化厅,孵化厅的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B
洗手消毒后方可进入,每次出雏后要对设备、孵化间、出雏间、储雏室及周围环境彻底冲洗后再进行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孵化厅,孵化厅的污水及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
种蛋的管理
种蛋的来源
应符合第1章 白绒乌骨鸡 品种第6.2条和第7.1条的要求。
种蛋的保存
种蛋应贮存在适宜的贮蛋库内,以保持蛋的品质,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5~20℃,库内相对湿度为65%~75%。。
种蛋的运输
运输要求迅速、安全。避免阳光曝晒、雨淋,严防强烈震动,包装应用符合规格的蛋托或种蛋箱,并填充垫料。
种蛋的消毒
种蛋的消毒一般3次,第一次在每天种蛋收集完毕时消毒,第二次在装盘检验后送入蛋库前消毒;第三次在入孵时消毒。常用熏蒸法消毒:每立方米消毒空间用30ml福尔马林+15g高锰酸钾,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消毒20min~25min。第三次消毒后要打开孵化机的进出口,彻底排放甲醛。
4.5废弃物处理
孵化厂污水和废弃物处理应符合GB18596的要求。
孵化技术要求
入孵前的准备
检修机器,进行试运转
观察电机运转、温湿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通风和翻蛋系统及蛋车。试运转的时间一般为2天~3天。
校正孵化机温度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308147-2024艺术特色示范村建设规范F.docx
- DB3308146-2024乡村艺校建设指南F.docx
- DB3308145-2024衢陈皮生产技术规程F.docx
- DB4509_T 0002-2023《玉林市冬季马铃薯霜冻灾害等级》.docx
- DB3301T+1136—2024+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核算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T+0444—2024+城市高架道路声屏障设置与维护规范.docx
- DB3301T+0443—2024+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与服务规范.docx
- DB3301T+0441—2024+家政服务数字化管理规范.docx
- DB3301T+0440—2024+流通环节冷链食品仓储管理规范.docx
- DB3301T+0191—2024+美丽高速公路管理与服务规范.docx
- DB35_T+661-2006白绒乌骨鸡 品种.docx
- DB35_T+656-2006海蜇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5_T+655-2006黑脊倒刺鲃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5_T+652-2006数字福建政务信息 元数据.docx
- DB35_T+648-2005谷秆两用稻 东南201 栽培与秸秆利用技术规范.docx
- DB35_T+640-2005陆生野生动物园区建设与管理 通用技术规范.docx
- DB35_T+629-2005坦洋工夫红茶 苗木培育技术规范.docx
- DB35_T+614-2005茶叶储藏、运输企业良好操作规范.docx
- DB35_T+613-2005乌龙茶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docx
- DB35_T+612-2005绿茶、茉莉花茶加工企业良好操作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检测-校准-不确定度评定-实验室管理顾问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具备10年以上在计量检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经验,专长于不确定度的精确评估与研究。深谙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质量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制定、检测/校准方法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还涵盖证书模板的个性化设计、作业指导书的专业编写、实验室不确定度评定、质量控制策略制定、检测方法的有效验证等。同时,针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的扩建与能力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咨询服务,确保实验室在技术和管理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