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20975_6-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docxVIP

GB_T20975_6-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77.120.10

H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975.6—2020

代替GB/T20975.6—200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aluminiumandaluminiumalloys—

Part6:Determinationofcadmiumcontent

2020-09-29发布

2021-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I

GB/T20975.6—2020

前言

GB/T20975《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分为37部分:

——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第7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锂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12部分:钛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钒含量的测定;

——第14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硼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第18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锆含量的测定;

——第20部分:镓含量的测定丁基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

——第21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第22部分:铍含量的测定;

——第23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第24部分:稀土总含量的测定;

——第25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红外吸收法;

——第27部分:铈、镧、钪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28部分:钴含量的测定——第29部分:钼含量的测定——第30部分:氢含量的测定

——第31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加热提取热导法;

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32部分:铋含量的测定;——第33部分:钾含量的测定——第34部分:钠含量的测定——第35部分:钨含量的测定——第36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第37部分: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0975.6—2020

本部分为GB/T20975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20975.6—2008《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

吸收光谱法》。本部分与GB/T20975.6—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标准使用安全警示;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精密度”,将“允许差”修改为“再现性”(见4.7.2,2008年版的8.2);

——增加了“5Na?EDTA滴定法”(见第5章);

——删除了“质量控制与保证”(见2008年版的第9章)。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昆明冶金研究院、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华南理

工大学、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长华、刘丽媛、李琦、席欢、刘英、李甜、墨淑敏、苏玉龙、徐钊、邢银娟、瓮溢华、贺铭兰、刘维理、王伟华、戴凤英、徐露、于宏、高伟、张金娥、许海燕、翟通德、寇志磊、杨伟、庞欣、宋国胜、

周兵、丁轶聪、李佗、杨军红、万小勇、邱长丹、李满芝。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987.25—1986、GB/T6987.25—2001;

——GB/T20975.6—2008。

1

GB/T20975.6—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警示——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文档评论(0)

bijichun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