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初中记叙文 .pdfVIP

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初中记叙文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初中记叙文

记叙文知识篇一:初中记叙文基础知识梳理

语文辅导讲义

记叙文知识篇二:记叙文知识点汇总

记叙文基本知识

一、基础知识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倒叙(先写结果或事件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再交代前

面发生的事)

作用: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

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1)补充交代了??内容(2)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形

象,突出??主题;(3)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使情节更紧凑曲折,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人物描写(五种):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状态/心理,表现了人物??

性格/形象。

5.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特点,表达??情感。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和情感,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的写出事物??特点。

排比: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句式整齐,读起来有

节奏感。

夸张:极力夸大或缩小,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

反问:加强语气,感情强烈,发人深省。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反复:突出强调??,表达强烈的??感情。

6.常见写作手法:

象征、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设悬念,

对比、反衬,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详略得当,卒章

显志、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多种修辞、多感官角

度等。

记叙文考查类型及应对策略

一、对文章内容的考查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全文一件事——“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

何”

全文几件事——“人+事”或“时间+人+事”

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往往涉及中心。

如:《唤醒生命》如何理解“他”把“那只风干的比拳头还

小的小鸟保存在自己的书橱里”这一做法?答:①上下文中的意

思:这是对小鸟的纪念、敬重与感激。②结合中心(中心“唤醒

生命”):实际上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3.词、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词:①本义。如:《被风吹走的夏天》“几回”表明“次数

多”,“不停地”强调“频繁”

②上下文,联系情感。如《被风吹走的夏天》“几回”和“不

停地”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担心,母爱的细腻和温暖。

句子:联系上下文,以及分层,或找关键词。

如25B《水饭》解释句子的含义“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

就需要解释一下几个词语(短语):“筷子头”——吃饭的时候;

“出息”——懂道理、守规矩,好菜要先让给父亲吃,不能自己

先抢着吃。

如33B《老王》谈谈对“那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的理

解。就需要解释一下几个词语(短语):“幸运者对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变处境;

“愧怍”——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很不够,所以感到很惭

愧。

4.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方法:(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

性格特点;

(2)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抓住外貌、语言、动作、

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归纳其性格。

(3)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包蕴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

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

(4)分析作者对他的评价,同时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

位等,加以分析。

如《桥在水上》分析中年妇女的形象。

二、对文章中心主旨的考查

1.对标题的理解。

(1)标题的作用:A线索;B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C概括文章内容;D揭示中心;E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背影》

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阿长与山海经》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