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基于“反梯度理论”的探讨_孙崇明.pdf

“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基于“反梯度理论”的探讨_孙崇明.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9期

“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与改革路径*

——基于“反梯度理论”的探讨

孙崇明叶继红

摘要:作为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新型城镇化内蕴着城镇间公平发展的权利理念。然

而,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下,城镇间在资源集聚、发展权限、制度倾侧等方面逐渐演化出了一套完整的

梯度“等级制”序列。这不仅使城镇间呈现出发展失调的“两极化”倾向,更进一步诱发了虹吸、截留、固化、排斥等

诸多治理风险。追根溯源,“等级制”下的城镇化治理风险肇因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政供给的错位。基于

“反梯度理论”,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需要进行“去等级制”的供给侧改革以破解城镇间的结构性桎梏,满

足制度供求的均衡,进而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关键词:等级制城镇化治理风险改革路径反梯度理论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18)09-0060-08

DOI:10.19624/j.cnki.cn42-1005/c.2018.09.007

出未来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

一、问题的提出城镇格局”。然而,无论是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

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严格的户籍政策限制,“大城

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战略性规划,新型市太大,小城市太小,中等城市难以形成规模”的

城镇化被寄予了协调区域发展的厚望。然而,伴困局依旧在延续。这与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区

随着“乡村中国”的结束和“城市中国”的来临,城域协调、互促共进”理念相悖,在暴露城镇协同发

镇化在促使大批大城市涌现的同时,还伴生着部展失调的同时,还使城镇间呈现出类官僚体制的

[1]

分小城镇的衰败和大城市病的凸显。十八届三“等级制”特点。树立“整体木桶”观,破解等级

中全会首次提出“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序列下城镇发展的路径依赖,无疑成为未来城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继续强调化协同发展的关键。

6

0“协调区域发展”,“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反梯度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

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十九大报告更是鲜明指略性创新,意味着处于边缘区的低梯度地区可以

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9期

[4]

借助外部力量,抓住机遇,突出自身优势,打破照行政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逐级向下递减。一

“中心-边缘”区之间的二元“超稳定结构”,实现方面这些大城市在地理位置和行政梯度上更接

[2]

自身的超常规发展。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近权力中心,更容易获得中央政府行政资源的支

本身内蕴着区域公平发展的权利理念,这与新型持;另一方面其本身就处于本地区的政治权力中

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受这一理论的

文档评论(0)

195****0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