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盐城十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作文之“庖丁解牛”导写及范文6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比如,我们说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有人则认为《庖丁解牛》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
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立意分析】
庄子写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庄子认为社会上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生活在矛盾斗争中,很易受损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辄”,只找空隙处下刀,意即避开矛盾,用逃避现实的办法以求得个人的生存。这种消极的人生哲学,自应予以批判。但就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本身说,它在客观上阐明了一切事物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通过长期实践,又善于思考,就能认识和掌握规律,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行动的自由。
写作范围也很明确,就是对“庖丁解牛”的“顺应自然”“保全天性”这两种寓意是否赞同:是赞同其中一种,还是两种都赞同,或是有自己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论点。在确定观点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论证,阐述道理时要学会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溯因的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摆事实讲道理。理充据足,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背景探寻】
《养生主》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创作的一篇文章,载于《庄子·内篇》。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即人的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违背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他熟悉牛的生理结构,并且遵循了解牛的规律。同样,人在生活中也应该了解和遵循各种规律,避免无谓的冲突和矛盾,使生活更加和谐。
第三部分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与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时处顺,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不被外界事物所束缚,能够随遇而安,顺应时势,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综上,理解《养生主》关键在于把握其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超然物外的养生哲学。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养生之道。
【立意参考】
1.尊重规律,合乎天理。
2.保存人的本性,不可强行扭曲。
3.审慎思考,不可鲁莽
【优秀标题】
《循其固然,功之毕成》
《顺势而为应规律,暂避锋芒保自身》
《奉道之法,顺和之美》
《以自我应自然》
《“有为”与“无为”》
《化蝶之梦》
《顺应自然,展现本真》
《行顺应自然,成保全天性》
《顺万物之自然,得发展之规律》
《顺其所止,登临彼岸》
《行无为而治,成道法自然》
《尊万物规律,感自然之道》
【佳作展示】
1尊重规律,成就精彩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他的刀十九年而“若新发于硎”。有人认为庄子顺应了自然,顺应了规律,我认为,庄子是正确认识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成就精彩人生。
庖丁脱颖而出,靠的不是他的刀,而是他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
其他厨师处理一头牛,靠的是力气,讲究的是刀刃的锋利,因而时常换刀。而庖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干的是头脑活。凭着对牛生理结构的了如指掌,他摸准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整个过程不曾拿刀硬碰,演绎着“刀尖上的艺术”。从这说开来,不仅仅是牛,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庖丁这类尊重规律的智者,正是在“变”之中找到了“不变”的规律,方能在事业上行稳至远。
违背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导致事业失败。
当年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时,种植者们没有充分考虑客观规律,大面积栽种樟子松。结果不到几年,由于突发松毛虫害,所栽种的两亿多株樟子松大多害病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之前,在治沙的过程中,有部分治沙人员也曾罔顾生态环境,大面积栽种杨树,结果所栽种的杨树半死不活,无法起到治沙的作用。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规律,往往办不成事,办不好事。
尊重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在治沙的过程中,我国治沙人员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不会盲目采用单一模式,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环境较好的地方种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 -2024年高考语二轮复习:如何快速读懂诗情优质公开课.pptx
- 2024届高考备战专题突破:如何论证优质课件.pptx
-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作文开头.pptx
- 2024年广州市一测—站在对方的立场与守住自己作文导写讲练及优秀范文.docx
- 2024年广东一模作文“袁隆平的中国科学家精神”详细解析指导及范文汇编.docx
- 2024届广东省深圳一模作文评讲:关键词上显身手,作文50不用愁优质课件.pptx
-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议论文“搭子社交”解析及优秀范文.docx
- 【絮语文精品课件】2024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联读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