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有关高考地理热点的教案
有关高考地理热点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控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进展水平和进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缘由综合作用的结果。培育同学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缘由和现实缘由,以及各地区将来的进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争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断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进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进展水平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进展是休戚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表达]三个经济地带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进展水平和经济进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进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全部常住单位在肯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进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中部西部
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
2、经济进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进展潜力)
东部中部西部
最快较东部慢西部较慢
[表达]同学们可看图1.10三个地带GDP的增长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板书]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表达]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和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不言而喻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进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板书]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表达]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缘由。
[板书]2、社会和经济缘由
[表达]请同学们看课本P11的内容,然后我们总结一下。
[板书总结](1)历史缘由: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缘由: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总结]同学们本节我们就讲完了。但留给我们思索的内容却是纷繁繁复的,需要我们多读书,多思索才能使我们学的知识更扎实,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现留一个思索题请同学们思索,争论。问题: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