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VIP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6/NUMPAGES6

教学设计

第4课时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时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具体到本课,课标期待学生“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的国际秩序的变动”。

可知,本专题所探讨的核心议题为国际秩序。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围绕某种目标、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运行的机制,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简言之,国际秩序是国家间关系的纪律约束与行为规范。学生对国际秩序形成正确认知,是增强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环节。

从内容上看,既是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雅尔塔体系这一国际秩序重大变动的完成,又是构建今日国际秩序整体架构的起始,是对当今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历史事件。

本课下设三个子目,分别为“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二战的缘起、战争的进程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从国际秩序的角度看,则分别叙述了旧有的国际秩序的彻底崩塌及带来的教训、随战争进程而来的全球战略主动权变动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这一秩序,既有具体条文、规则的确定,更有抽象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凝成。这些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为深远,而它们正是二战带给人类的历史启示。

课时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学习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15两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涉猎了本课相关的基本史事,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许多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人物、重大战役有浓厚兴趣,有一些学生对战事钻得较深、有独到的见解。

学生的普遍兴奋点均在战争本身,而不在教材的立足点——国际秩序。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前理解的基础上扩展视域,获得成长。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在第14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国际秩序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并从国际秩序的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史事。

3.课时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全面认知二战发生的背景,理性评价雅尔塔体系

学习难点:理解国际秩序中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精神追求。

4.开放性学习环境:多媒体设备等

5.课时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探究多种类型的图文资料,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

分析史料,认识“法西斯主义”反和平、反文明、反人类的本质以及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理解公正、亲和、理性是国际规范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实质。

结合教材和地图,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到全面爆发的过程;分析文献、地图等多类型历史资料,体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历史启示与精神力量,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通过对比分析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差异,了解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内容,理解战后国际秩序在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的进步作用。

6.课时板书设计

7.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法)福煦(1919)

[设计意图]遵循历史思维,建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联系,为后续探究活动做铺垫。

任务一: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多角度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问题1: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为何没能带来持久的和平?

[情境创设]

材料1: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能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英]劳合·乔治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苏]列宁

材料2:

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

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显出其不利地位。它们一方面竭力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宣扬对外扩张的理论。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学生活动]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相关情况,结合材料,分析一战后国际秩序的隐患、经济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关系。

问题2:理解法西斯主义的实质,认识法西斯主义的危害。

[教师讲授]概念解析:法西斯与法西斯主义

[情境创设]

材料1:教材101页的史料阅读

材料2:(纳粹)下令将火化室里尸体的骨灰用作肥料,骨头敲碎制成磷酸盐,脂肪用来做肥皂,金银假牙被取出存在第三帝国银行的保险库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3: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