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丹药到枪炮中国火器的兴衰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从丹药到枪炮中国火器的兴衰史

作者:凌霄

来源:《高中时代》2019年第10期

为什么火药作为中国黑科技却成就了西方的先进武器?宋元明时期的火枪战争为何被彻

底遗忘?欧洲列强为何能实现弯道超车,在1840年鸦片战争中击败中国?从唐朝炼丹炉到

北洋海战,中国从辉煌坠落到屈辱深渊,这也是一部火器的兴衰史。

中国火器的发展历程

中国几千年以来,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开始,一直到清代早期,虽几经朝代

更迭,但中国始终位居世界强国之列,在对外作战中无不体现我华夏之威。

古代在枪炮等火器没有出现时,打仗基本都是用刀枪剑戟等冷兵器。而科技的发展不断

推动战争中武器的更新。据史料记载,火药由唐代的炼丹家发明,在唐朝末年火药就已经被用

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围攻豫章,部将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

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砲,火箭之类。

宋朝因为战争接连不断,直接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是冷兵器時代向热兵器时代

过渡的重要阶段。宋朝可以说是世界上火器技术形成最早,生产最规模化也是最先进的时期。

北宋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

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宋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朝又

龙源期刊网

出现铜铸火铳,称为铜将军。不过这时的火器还只是在战场上起辅助的作用,并没有占到主导

地位。而那时候的欧洲还没有火器的概念。

元朝作为中国版图最大的一个朝代,蒙古人的铁蹄一直从中亚踏到了欧洲大陆。古代没

有阅兵展示,武器的技术基本都是直接通过战争传播的。当时的阿拉伯地区对这种先进的武器

简直无比崇拜。也正是那时,火器逐渐传到了欧洲。

中国武器在明朝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其标志就在于热武器的制造与应用的突飞猛进。

1363年秋,中世纪世界最大的水战在鄱阳湖面展开,决战双方是吴国公朱元璋与大汉皇帝陈

友谅。这不仅是朱陈二人的生死决斗,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炮舰对攻。在这场战役里,双

方都使用了大量的火器。

曾追随朱元璋南下的刘辰在《国初事迹》一书中写到,是年7月,“陈友谅率大船进鄱阳

湖来袭,徐达弃围援之。上(朱元璋)亲领舟师往征,衣甲、铠仗、旗帜、火铳、火箭、火蒺

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神机箭及芦席做圈,围五尺,长七尺,糊以纸布,丝

麻缠之,内贮火药捻子及诸火器”,可见朱元璋军中火器之多。朱元璋凭借火器一路势如破

竹,而汉军战舰亦调动火炮进行反击,鄱阳湖面浓烟滚滚,战况极其惨烈。

明朝建国后,火器发展在朱元璋的努力下有了不少进步,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洪武

十三年朱元璋制定了全国卫所军队武器配备比例,“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

十,枪四十”,明初军队火铳配备率达到10%。第二,为了满足全国卫所火器装备,火器生产

地大大增多,除了传统的国家军器局制造外,部分卫所也被允许生产,这对提高火器生产工艺

大有帮助。

按理说,朱元璋早年食不果腹,文化程度不高,为何在军事建设上能有如此远见卓识?

这与他在创业时期的几场重要战斗中,屡屡依靠火铳、火炮拿下胜局不无关系。待功成身就,

自然要继续发展这一优良武器。此外,火器之所以能够在明朝发展迅猛,还有一个客观原因—

—缺马。以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例,《明史》记载,当时全国的官兵人数有120多

万,而能够作战的战马却只有5万不到。明军与北元蒙古骑兵交锋,难免会出现步兵对抗骑兵

的窘境,这种战法风险巨大,极易被冲散阵型而崩溃,而当时能够弥补这一致命缺陷的唯有火

器。

有明一代,出现了一大批火器专家与优秀将领,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火器发展史上的黄金

时代。然而,在风云诡谲的政治漩涡中,北京保卫战的首功于谦被明英宗冤杀;将火器与冷兵

器结合作战发挥到巅峰的戚继光,落得个罢免回乡的凄凉晚景;万历年间的武器专家赵士桢,

一生研制改进了多种火器,著成《神器谱》《续神器谱》等论著,却因开罪小人,郁郁而终;

为大明帝国训练出第一炮兵部队的孙元化,被俘后未死于金人之手,释放归来后,遭首辅温体

仁诬陷,含冤而亡。大明火器也逐渐从繁盛走向衰落。

龙源期刊网

为何中途落后于世界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