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 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编制说明.pdf

《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 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团体标准

《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

收激光雷达法》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22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组织编制的《建立健全碳达

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加快制定企业碳排放直接

测量方法等计量技术规范,满足企业能源资源、碳排放相关计量要求,

为企业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计量支撑。郑州计量先

进技术研究院为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组织相关机构于2023年1月

向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提交了《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

收激光雷达法》申报书。2023年4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正式批准

立项并向主要起草单位下达了起草任务书及具体要求,标志着该标准

制订工作正式启动。

二.国内外现状

国外,在欧洲计量联合研究计划(EMRP)和欧洲计量研究和创新

计划(EMPIR)项目支持下,欧盟对工业排放气体的直接测量关键数据

质量控制研究,搭建了工业排放模拟装置,对排放测量技术进行准确。

2015年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技术被列入欧盟工业逃逸气体现场测量“最

佳可用技术(BET)”指南。2017年欧盟委员会已在工业排放指令

CEN/TC264/WG38建立“固定源排放-确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大气

中的逃逸和扩散排放的标准方法”其中包含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方

法标准。

然而,国内碳排放监测、计量、监管相对较弱,企业仍采用基于

统计核算的方法仅追求方法的一致(方法学相同),目前我国温室气

体测量标准主要来自气象部门,分别在2015和2017年编制了气相色

谱法测量CO、CH,光腔衰荡法测量CO,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

242

测量CO2的国家标准。生态环境部门于2017年编制了非色散红外法

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量CO2和CH4的固定源排放的监测标准。然而

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快速测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测量方法,基于差分

吸收激光雷达的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测量规

范。因此,起草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

标准势在必行,不仅能指导和促进指导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直接测量

和核查,而且能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量监测计量标准体系、为

公平碳交易和应对碳关税提供基础支撑。

三、规范制定过程

1.立项批准:2023年4月,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收到中国

计量测试学会下发的量学发函〔2023〕120号文件,批准《温室气体

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正式立项。

2.组建编制组:2023年5月,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相

关单位组建了《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

编制组,包括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福建空天碳智慧科技

有限公司、福建瑞碳光电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等参与起草。

3.首次会议:2023年6月10日,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组织

召开首次编制组会议,讨论标准包含的内容、主要技术指标等问题,

商定标准起草的主要思路和起草原则,并确定各起草人员的具体工作

任务。

4.第二次会议:2024年3月26日,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组

织召开第二次编制组会议,对首次会议后完成的草稿进行讨论,对标

准草案逐条进行研读推敲,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

5.标准验证:2023年11月~2024年3月,编制组依据《温室气

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对该方法进行了实

验测试并在某企业进行了标准适用性验证。

整个制定过程体现了严谨、科学、民主的精神,确保了《温室气

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的高质量、实用性和

可操作性。

四、编制依据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监测是摸清我国碳排放底数、提升碳排放

清单数据质量和实现精准减排的基础支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会(IPCC)在《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

中明确指出基于实测法的碳排放数据具有最高数据准确度等级。为推

动实测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发展,国家有关部委在《20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