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唐墓室壁画看唐代女性服饰半臂形制的源流与特点
【摘要】壁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绘画方式,在我们国家有着古老的传统。除敦煌唐代壁画外,从陕西唐代陵墓发现了大量珍贵壁画,壁画是人类劳动之余的精神生活的记录和情感的抒发,世界最早的壁画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秦汉的考古也有发现,以唐墓室壁画发现最多而且极精美。在唐墓室壁画中仕女形象的描绘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唐墓室壁画中仕女的形象,可以看出唐代女子当时的服饰特点和服饰文化特征。尤其是半臂服饰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墓室壁画;半臂;半袖;唐代服饰
一、半臂的形制与源流
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从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长袖齐轴,身长及腰。①《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三曰:“梁元帝诗桂,斜月辉半袖,亦谓之半臂,释名曰: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②。《实录》云:“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臂,初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一名褙子,俗名搭护”③。中可以看出,隋代宫中已经开始穿着半臂服饰,到唐高宗时,将袖子减短称之为半臂。半臂又名“半袖”,一般是指短袖或者无袖的一种短外衣,这种半袖的服饰在我国的服饰发展中多次出现,不同时期的半臂有不同的叫法。每个时期的半臂服饰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具体出现的时间至今仍未有定论。但是这种形制的半臂服饰对现代的服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半臂服饰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的人最常见的穿着服饰。但是唯有不同的是,在古代的半臂服饰中,半臂一般是罩在襦袄或衫群中的外衣,以腰间有一条系带固定半臂为主要形式。从唐代发现的墓室壁画中我们可以窥其时代的半臂服饰的形制与特点。
半臂服饰最初的形制应是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实例编号N-14对龙凤纹大串花秀娟锦衣,这类长衣的特点皆是短袖宽口,肩部线条平直,其长袖袖口也是宽口,但在袖口处有条纹装饰,衣长在臀部以下膝盖以上。在石泰山出土的铜骑在马背上的骑士头戴高帽身着半臂,半臂内着窄口细袖。其所穿半臂服饰形式与唐代半臂服饰形式较为接近。半臂服饰面料多用锦,在唐代已经有专门生产半臂面料的地方。唐代的半臂锦在当时非常流行。并且作为上级对下级的一种赏赐物,从中可以看出半臂已经在上层阶级中使用并且流行。
半臂为当时的新式衣着,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有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较为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半臂在唐代较为普及,为男女通服,并且进入宫廷常服系列。但从目前见到的图像看,除了敦煌壁画中唐代船夫(身着缺胯四?衫,头戴斗笠、小袖短衣、半臂、束腰带、长裤、草或麻鞋)穿半臂外,其他的男子穿半臂服饰比较少见。唐代女子穿半臂服饰较多,尤其在已发掘的唐墓室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仕女的形象以及不同种类形式的唐代半臂服饰。
二、唐墓室壁画中的半臂类型与特点
(一)倒心型圆领半臂
在西安南郊羊头镇李爽墓的墓室东壁上有一位持佛麈梳双髻穿云头黑履的仕女(图1),其身穿红色倒心形圆领半臂衫,内穿白色窄袖衫。此仕女将半臂衫罩于长窄袖衣外,并且将半臂袖衫系于裙带内,半臂长度在胳膊上臂中部位置袖口稍宽。在李爽墓室北壁中的托盘仕女(图2)图梳高髻着红裙白色半臂衫与其大致相似但是与持佛麈仕女图唯一不同的是半臂袖口比其窄长并且紧凑服帖。持盘仕女图的半臂袖在胳膊肘弯曲位置。李爽墓室北壁持瓶仕女(图3)梳双环髻,双手持瓶,着绿色衫红裙,与持佛麈和托盘仕女形式一致。他们三个的半臂服饰长度都在胳膊大臂的中间长度。阿史那忠墓第3过洞东壁的持巾仕女图(图4),也是梳高髻,着白衫,白巾,外罩红杉半臂坎肩下着土红长裙束带垂于膝,右手持扇。此持扇仕女的半臂与持佛麈仕女的半臂袖型相似,也属于短袖半臂,比起其他三副心型圆领半臂仕女图不同的是,她的半臂较之其李爽墓其他三为倒心型半臂的袖的长度有所减短在大臂的中上部。并且在领口处和衣身正面有花纹装饰以及肩部披帛装饰。
(二)立领小袖半臂
小袖由胡服发展而来,并且在民间收到影响,尤其是在唐代,胡服成为一种风尚。在李爽墓室西壁上有一位头梳双环髻,着圆领白衫束红裙的托盘仕女(图5)。双手托盘于左肩,目光凝视若有所思。此托盘仕女与李爽墓室北壁持瓶仕女以及北壁托盘仕女的半臂形式相同,但是此女的半臂服饰为圆高立领。这种立领半臂在当时应该是一种新的领型款式。这种立领服饰在现有的资料中并不多见,这种领型在当时应是一种极大创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服饰的变化款式的新颖。
(三)交领小袖半臂
李爽墓室北壁吹横笛的乐女图梳双环髻(图6),内穿白色圆领小袖衫,外穿红色半臂服,绿金围腰,下穿红白条纹裙,姿态优美,似乎可以听到优美的笛声。吹横笛仕女的半臂服饰颇具特色,与李爽墓室中其他的仕女服饰有很大区别,首先在半臂的领型上,这种交领与后来的右衽交领不相同,此交领虽也是偏右侧但与右衽交领不同的是,
文档评论(0)